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浆纱力学模型和经纱可织性
作 者: 原海波
导 师: 杨红英
学 校: 中原工学院
专 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关键词: 原纱性能 浆纱性能 粘附力 浆纱模型 可织性
分类号: TS105.2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分析影响原纱、浆纱和浆膜性能的因素,测试原纱、浆纱和浆膜性能,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Keyence VHX-600数码显微镜观测浆纱切片和浆纱内部结构,得出浆纱的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度,利用原纱、浆纱和浆膜,以及浆液粘附性的参数,建立了以浆纱浸透、浆液粘附性等参数表示的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耐磨性关系之间的浆纱力学模型。影响经纱可织性的因素错综复杂,织前预测、评价经纱可织性对于纺织加工而言重要而困难,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根据国内外评价经纱可织性的指标,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棉型经纱可织性的评价模型,对应织造效率和经纱断头率分别获得了两个模型,将影响经纱可织性的众多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来评价经纱的可织性。对十个品种的可织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所得指标综合性强,与织造效率、经纱断头率高度相关,与实际织造效果的一致性好,且两模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好。利用此模型,既可以综合评价可织性,也可用以研究分析提高经纱可织性的对策,本研究结果和方法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研究各自生产企业的经纱可织性借鉴。基于浆纱力学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以浆纱浸透、浆液粘附性等参数表示的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耐磨性之间的浆纱力学模型关系表达式,利用浆纱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出浆纱的某些性能,根据实际经纱可织性模型,预测出经纱的可织性,得出与实际经纱可织性的效果一致,说明了浆纱力学模型预测经纱可织性的实用性。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5 1.1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9 1.2 研究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0-14 1.3.1 浆纱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因素 10-12 1.3.2 浆纱结构研究方法及现状 12 1.3.3 纱线力学模型和经纱可织性的研究现状 12-14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4-15 2. 原纱、浆纱和浆膜性能研究与测试 15-32 2.1 实验材料的选用 15 2.2 浆料选用和浆料配方 15-16 2.3 原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因素和测试 16-17 2.3.1 影响原纱条干均匀度的因素 16 2.3.2 原纱条干均匀度测试 16-17 2.4 原纱、浆纱毛羽的影响因素和测试 17-20 2.4.1 影响原纱、浆纱毛羽的因素 17-18 2.4.2 原纱、浆纱毛羽测试 18-20 2.5 原纱、浆纱强伸性的影响因素和测试 20-21 2.5.1 影响原纱、浆纱强伸性的因素 20 2.5.2 原纱、浆纱强伸性的测试 20-21 2.6 原纱、浆纱耐磨性的影响因素和测试 21-23 2.6.1 纤维性能对纱线耐磨性的影响 22 2.6.2 纱线的性能对耐磨性的影响 22 2.6.3 原纱、浆纱耐磨性能测试 22-23 2.7 浆液浸透、被覆和浆膜完整度的测试和浆纱切片制作 23-27 2.7.1 浸透与被覆的关系 23-24 2.7.2 浆纱切片的制作 24 2.7.3 浆液浸透、被覆和浆膜完整度的测试 24-27 2.8 浆膜性能、浆液粘附力测试 27-31 2.8.1 浆膜性能、浆液粘附力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27 2.8.2 浆膜的制作 27-29 2.8.3 浆膜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29 2.8.4 浆液粘附力的测试分析 29-31 2.9 其他纱线相关数据 31-32 3. 经纱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2-37 3.1 相关性分析理论 32 3.2 经纱各性能指标与织造效率、经纱断头率相关性分析 32-34 3.3 纱线各性能指标与其耐磨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4-37 3.3.1 原纱性能与耐磨性相关性分析 34-35 3.3.2 浆纱性能与耐磨性相关性分析 35 3.3.3 浆膜性能与耐磨性相关性分析 35-37 4. 浆纱结构与力学模型 37-50 4.1 原纱结构研究 37 4.2 浆纱结构研究 37-39 4.2.1 浆液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 37-38 4.2.2 浆液粘附性 38 4.2.3 浆液的浸透与被覆 38-39 4.2.4 成膜机理及影响浆膜性能的因素 39 4.3 浆纱力学模型建立的假设 39-40 4.4 浆纱结构和力学模型的建立 40-48 4.5 浆纱力学模型的验证 48-49 4.6 小结 49-50 5. 浆纱力学模型与经纱可织性的评价 50-59 5.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经纱可织性综合评价指标 50-55 5.1.1 主成分分析理论 50 5.1.2 主成分分析 50-55 5.2 借助浆纱力学模型评价经纱可织性 55-59 6. 结论与展望 59-62 6.1 结论 59-60 6.2 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6 附录: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6-67 致谢 67-68
|
相似论文
- 马铃薯接枝淀粉的性能研究,TS103.846.1
- 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其粘附力研究,TB383.1
- 镀镍铜框架表面改性及提高与EMC粘附力的研究,TN305.94
- 新型聚丙烯酸浆料性能及其应用研究,TS103.846
- 应用点击化学构筑仙人球状超疏水表面的研究,TB383.1
- 水合物抑制、防聚显微操作系统及THF、TBAB水合物生长和粘附力研究,TE832
- 浆纱耐磨性与浆纱模型研究,TS105.213
- 棉型经纱可织性研究,TS101.922
- 邻苯二甲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浆纱性能的研究,TS103.84
- 仿生微纳粘附阵列的制备与物性研究,Q811
- 氟康唑口颊粘贴片的研究,TQ463.5
-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R392
- 准格尔煤灰粘附机理的实验研究,X773
- 原子力显微镜对聚丙烯酰胺凝胶以及细胞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研究,Q26
- POES浆纱平滑剂分子结构与作用效果的研究,TS105.2
- Ⅳ型胶原粘附分选后表皮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329
- 面向亚毫米器件操作的真空吸附式作业工具的研制,TH703
- 原子力显微镜和光镊技术对红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Q27
- 基于表面张力自装配机理及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TN405
- 典型生物表面非光滑形态评价指标及植物表面功能性实验,Q8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机织(织造工艺) > 准备工艺 > 经纱准备工艺 > 浆纱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