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EMI滤波器寄生参数消除技术的研究
作 者: 崔永生
导 师: 王世山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EMI滤波器 寄生参数 插入损耗 共模扼流圈 消除 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
分类号: TN7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功率变换器开关频率的提高,电磁兼容性成为变换器开发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也成为变换器相关产品必须满足的性能指标。EMI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干扰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寄生参数的存在,对于高频段的变换器电磁干扰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为改善滤波器性能,EMI滤波寄生参数的提取和消除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EMI滤波器的技术参数,并给出了插入损耗测量方法,推导出当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匹配时,散射参数S21即为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然后通过分析EMI滤波器中自有寄生参数和互有寄生参数与插入损耗的关系,确定他们在影响EMI滤波器高频特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寄生参数进行提取和消除。分析了电感器的模型参数与工作频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EMI滤波器重要的元件——共模扼流圈的集中模型,采用阻抗参数法提取了电容器的寄生参数,建立了EMI滤波器的高频模型。实测与计算比较,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提高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对其中的寄生参数进行了消除。本文着重研究了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原理,提出一种平面型的“消除器”。考虑到平面消除器的二次寄生电容问题,建立了平面交错型“消除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求解该模型的参数,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明显改善电容器高频性能。由于电感器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扼流圈漏感与寄生电容存在耦合,影响滤波器性能,采用双线并绕串联结构,可有效消除寄生电容。通过改变扼流圈的放置方式,可进一步降低其漏感与电容器寄生电感的之间的耦合。最后,以一台250W Boost PFC变换器为干扰源,比较EMI滤波器寄生参数消除前后的传导干扰,结果证明,寄生参数消除之后,EMI滤波器的高频衰减特性得到很大的改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3 第一章 绪论 13-21 1.1 功率变换器电磁干扰概述 13-14 1.1.1 变换器电磁干扰 13 1.1.2 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13-14 1.1.3 电磁兼容标准 14 1.2 课题研究意义 14-1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9 1.4 本文主要内容 19-21 第二章 EMI 滤波器寄生效应 21-34 2.1 EMI 滤波器技术参数 21-24 2.1.1 插入损耗与漏电流 21-22 2.1.2 S 参数测量插入损耗的原理 22-24 2.2 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 24-29 2.2.1 电感器寄生参数 24-25 2.2.2 电容器寄生参数 25-27 2.2.3 寄生电阻对插入损耗的影响 27-29 2.3 EMI 滤波器的寄生效应 29-33 2.3.1 共模滤波器中的寄生参数 29-30 2.3.2 差模滤波器中的寄生参数 30-33 2.4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EMI 滤波器集中模型建立 34-47 3.1 电感器参数分析 34-36 3.1.1 线圈电感与频率的关系 34-35 3.1.2 等效并联电阻与频率的关系 35 3.1.3 等效并联电容 35-36 3.2 共模扼流圈模型 36-41 3.2.1 共模扼流圈差共模模型 36-37 3.2.2 共模扼流圈的寄生电容 37-38 3.2.3 实验法提取模型参数 38-39 3.2.4 共模模型参数提取 39-40 3.2.5 差模模型参数提取 40-41 3.3 阻抗参数法建立电容器模型 41-43 3.3.1 阻抗参数法提取电容器寄生参数 41-42 3.3.2 电容器模型验证 42-43 3.4 互有寄生参数提取 43-46 3.4.1 互有寄生参数 43 3.4.2 互有寄生参数提取原理 43-45 3.4.3 互有寄生参数模型验证 45-46 3.5 本章小结 46-47 第四章 EMI 滤波器寄生参数的消除 47-59 4.1 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 47-52 4.1.1 电容器寄生电感的消除原理 47-48 4.1.2 “消除器”的二次寄生电容 48-49 4.1.3 平面型“消除器”的交错结构 49-50 4.1.4 平面型“消除器”的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计算 50-51 4.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52 4.2 电感器寄生电容的消除 52-57 4.2.1 寄生电容的消除原理 53-54 4.2.2 双线并绕串联结构的电感器 54-55 4.2.3 双线并绕串联结构的共模扼流圈 55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57 4.3 互有寄生参数的消除 57 4.4 集成消除技术的EMI 滤波器 57-58 4.5 本章小结 58-59 第五章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59-65 5.1 电磁干扰测试 59-60 5.2 变换器差共模干扰分析 60-62 5.3 EMI 滤波器消除实验与分析 62-63 5.4 本章小结 63-65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5-67 6.1 结论 65-66 6.2 展望 66-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73
|
相似论文
- 三相交流斩波调压及其谐波消除技术研究,TM423
- 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S963
-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与消除方法研究,X173
-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内容的消除义务,D923.41
- 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错误消除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N919.81
- 基于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应用研究,TP391.41
- 复杂场景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TP391.41
- 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均衡的研究,TN911.5
- 音乐调节法对缓解普通高校网球队员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G845
- 多管阵列定向语音增强系统的研制,TN912.35
- 基于DM642的红外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实现,TP391.41
- 用于金属磨粒检测系统的噪声消除算法研究,TP391.41
-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U469.72
- 大功率高隔离PIN二极管收发开关电路设计与软件仿真研究,TP391.9
- 实时视频监控人数统计关键技术研究,TP391.41
- 基于脉搏波的血压测量仪研制和临床验证,R544.1
-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研究及DSP实现,TP368.1
- 无线终端语音质量优化方案设计,TN912.3
- 多模发射机中的可变增益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TN713.4
- AlGaN/GaN HEMT功率器件测试及封装技术研究,TN386
- 一种带有醚键的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研究,TB38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基本电子电路 > 滤波技术、滤波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