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研究

作 者: 黄心力
导 师: 陆世宏
学 校: 广西民族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参政党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能力 建设
分类号: D6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参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历史任务。参政党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参政党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挑战,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参政议政现状,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参政议政工作的制度化、参政议政力度的不断加深、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参政议政人才不足、参政议政机制得不到有效保障、参政议政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影响了参政党整体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系统分析法、文献检索等方式,结合参政党参政议政的现状,从增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参政党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执政党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优化参政议政环境等方面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2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9-10
    一、选题背景  9
    二、研究现状  9-10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10-11
  第三节 论文结构  11-12
第二章 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意义  12-15
  第一节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第二节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  12-13
  第三节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助于提高参政党参政能力  13-14
  第四节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有助于应对新时期的复杂挑战  14-15
第三章 新时期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15-19
  第一节 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5-16
    一、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5
    二、参政议政力度不断加深  15-16
  第二节 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6-19
    一、对参政议政认识不清  16-17
    二、参政议政人才还较缺乏  17
    三、参政议政的内部工作机制不健全  17-18
    四、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18-19
第四章 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基本问题分析  19-24
  第一节 参政议政的内涵及其特色  19-21
  第二节 参政议政能力的主要内涵  21-22
  第三节 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内容和形式  22-24
第五章 新时期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  24-38
  第一节 思想建设是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24-25
    一、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24-25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参政议政意识  25
  第二节 组织建设是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基础  25-28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5-26
    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26-28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8
  第三节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28-32
    一、建立健全参政议政人才机制  28-29
    二、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组织网络机制  29-30
    三、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网络机制  30-31
    四、建立参政议政工作的激励机制  31-32
  第四节 执政党的支持和帮助是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必要保证  32-34
    一、执政党党员要增强合作意识,重视参政党参政议政工作  32
    二、以执政党的有力支持为保证  32-33
    三、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3-34
  第五节 优化参政议政环境是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保障  34-38
    一、建立健全与参政党参政议政有关的制度、法律法规  34-35
    二、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提高参政党的社会认同度  35-36
    三、构建公民社会,为参政党参政议政提供适宜的环境  36-38
结束语  38-39
参考文献  39-41
后记  41-4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2

相似论文

  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2. 湛江市对虾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F326.4
  3.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4.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D262.6
  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6. 教师集体建设策略探析,G451.1
  7.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8.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9.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0.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1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540.34
  12.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13.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14.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15.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16.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17. 摩托化部队机动辅助系统,TP311.52
  18.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9.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20.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21.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 民主党派及其活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