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空间地上权研究

作 者: 黄婷婷
导 师: 张忠野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空间权 空间地上权 空间所有权 空间
分类号: D9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由原来的垂直利用到现在的立体分层利用。我国在《物权法》第136条规定了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但是其规定过于笼统对实践中层出不穷的问题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需要对空间利用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空间权产生及其概念的介绍,引出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并且进一步分析空间地上权和传统民法物权的“一物一权”主义并不冲突,反而是解决现有土地利用冲突的一种有效途径。空间地上权的权利客体是空间,其并不是一项单独的用益物权,而是属于地上权的一种。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介绍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空间地上权立法的模式,进而讨论何种立法方式适合我国的土地制度和国情。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空间地上权的缘起、研究动因、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空间地上权的基本问题。首先从空间权入手,阐述其产生的现实社会条件和基础,对其概念和外延进行分析,对其维度进行剖析,并且引出空间地上权。接着介绍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并对其称谓由来进行辨析,进而对空间地上权和传统民法中的一物一权主义进行分析,二者在理论上并无违背之处。最后把空间地上权和土地所有权进行区分比较得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第二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介绍美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空间利用和空间地上权的立法例的同时,对各国和地区的空间地上权的立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借鉴他国经验更好的理解空间地上权制度的相关规定。第三章,主要是空间地上权的本体论部分,主要是讲述空间地上权的取得、登记、消灭、空间地上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和梳理可以对空间地上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为构建其制度体系提供了完整而有利的构架。第四章,是对构建我国的空间地上权制度的阐述。先从我国空间权的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构建我国空间地上权应该采用的模式,在弥补我国物权法第136条的不足的基础上,为构建我国的空间地上权制度提出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第一章 空间地上权 的学位论文">空间地上权的基本问题  11-18
  第一节 空间权的产生及概念  11-12
    一、空间权的产生  11
    二、空间权的概念  11-12
  第二节 空间权的维度分析  12-14
  第三节 空间地上权概述  14-16
  第四节 空间地上权与相关物权理论辨析  16-18
    一、空间地上权和一物一权主义  16-17
    二、空间地上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17-18
第二章 空间地上权制度比较分析  18-24
  第一节 各国和地区空间地上权立法概述  18-23
    一、美国  18-19
    二、德国  19-20
    三、日本  20-21
    四、我国台湾地区  21-23
  第二节 各国和地区立法比较与评析  23-24
第三章 空间地上权的本体论  24-37
  第一节 空间地上权的取得  24-28
    一、基于法律行为取得  24-25
    二、基于法律以外的原因取得  25-28
  第二节 空间地上权的登记  28-31
    一、空间范围的测量  28-29
    二、空间地上权的设定、变更登记  29-31
  第三节 空间地上权人的权利  31-33
    一、让与  31-32
    二、抵押  32
    三、优先购买权  32-33
    四、物上请求权  33
  第四节 空间地上权人的义务  33-34
    一、支付使用费用  33-34
    二、依照合同约定使用空间  34
  第五节 空间地上权的消灭  34-37
    一、空间地上权消灭的原因  34-36
    二、空间地上权消灭的法律效果  36-37
第四章 我国空间地上权的法律构建  37-52
  第一节 我国空间权地上权立法现状及评析  38-40
    一、立法现状  38-39
    二、立法评析  39-40
  第二节 我国空间地上权立法的现实意义以及必要性  40-41
  第三节 土地公有制和空间地上权的关系  41-42
  第四节 我国空间地上权立法模式选择兼论物权法136 条  42-45
    一、两种观点  42-43
    二、物权法第136 条不足及修改  43-45
  第五节 空间地上权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45-52
    一、空间地上权的取得  45-46
    二、次地上权的设立  46-47
    三、空间地上权的登记制度  47-49
    四、空间相邻关系处理规则  49-50
    五、支撑权  50-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6-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3.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4.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5.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6.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7.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8.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9.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10.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11.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12.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13.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4. 空间交会接近视觉测量方法研究,TP391.41
  15. 基于停用词处理的汉语语音检索方法,TP391.1
  16.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7. 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O441.6
  18.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9.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20.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21.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物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