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足月儿(late preterm infant)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近足月儿(孕34周到36+6周)在早产儿中所占比例较高,对其原因还知之甚少。近足月儿的阿氏评分和出生体重一般在或"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足月儿临床特征的研究

作 者: 夏磊
导 师: 程秀永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儿科学
关键词: 早期早产儿 近足月儿 足月儿 胎龄
分类号: R7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往对于早产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生体重1500克以下的小早产儿,对较大胎龄的晚期早产儿即足月儿 的学位论文">近足月儿(late preterm infant)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近足月儿(孕34周到36+6周)在早产儿中所占比例较高,对其原因还知之甚少。近足月儿的阿氏评分和出生体重一般在或接近正常范围。临床医生对近足月儿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早期早产儿。由于其生理及代谢功能还未完全成熟,与足月儿相比其发生合并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低血糖、黄疸、窒息、呼吸暂停、喂养问题、体温不稳定等的机会)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住院期间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尽管这个群组的患病率在增长,对于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研究还是停滞在研究出生时的高危因素上。本研究目的在于对近足月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其出生后的疾病构成和转归等。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与分组对我院NICU科在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98例早产儿以及223例足月儿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性别比例为:男614例、女307例,男:女约为2:1。将患儿按照胎龄分为三组,即为A组:早期早产儿组(胎龄小于33+6周)共380例,B组:近足月儿组(胎龄34周~36+6周)共318例,C组:足月儿组(胎龄37周~41+6周)共223例;并进一步将318例近足月儿分为三组:a组指自然临产、原因不明或胎膜早破者而经阴道分娩的自然分娩组,共49例;b组指存在产科并发症等医学原因而选择性剖宫产出生的医源性组,共171例;c组指因社会因素而选择性剖宫产出生的非医源性组,共98例。2观察指标对三组患儿以及近足月儿的三组患儿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后主要疾病构成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的临床参数进行了评估,如住院天数、胎龄(GA)、出生体质量(BW)、分娩方式、临床的疾病构成如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低血糖、新生儿感染、窒息、体温不稳定、静脉营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及败血症进行了综合评估。3临床资料收集3.1产科资料的收集:包括新生儿母亲的一般资料,孕期合并症如胎膜早破的发生时间和有无感染等情况,以及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的存在与否,并简单了解产前孕母用药的情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3.2新生儿产时的情况:包括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分娩方式,1分钟及5分钟的Apgar评分,羊水、脐带、胎盘情况,以及有无窒息史复苏史等情况。3.3新生儿资料的收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护。重点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罹患疾病的情况,以及体温,血糖,喂养问题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情况。4统计方法所有分析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校正后的卡方检验,以α=0.017为检验水准;出生体重以及Apgar评分采用三样本的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三组(早期早产儿,近足月儿,足月儿)间患儿出生后的疾病构成情况,各组患儿出生时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以及由于喂养的问题应用静脉营养的发生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早产儿组高于其他两组,而近足月儿组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其中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低血糖、新生儿窒息、低体温以及静脉营养的应用中C组与A组、B组间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即为足月儿与早期早产儿和近足月儿比较存在差异。2近足月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分析自然分娩组、医源性组及非医源性组出生体质量分别为(2435±482)g、(1856±503)g、(2038±611)g。自然分娩组的患儿多为适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而医源性与非医源性组多为小于胎龄儿。3近足月儿出生后的疾病构成情况分析,各组近足月儿出生时新生儿窒息、肺炎以及败血症的发生率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医源性组和非医源性组患儿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低血糖、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自然分娩组与医源性组、非医源性组间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4近足月儿的总住院天数以及Apgar评分存在不同,自然分娩组患儿的总住院天数要比医源性组、非医源性组两组短,且其出生时的Apgar评分也相对较高,自然分娩组(9.34±0.58)医源性组(7.03±1.01)非医源性组(8.02±0.62)更接近于足月儿(即正常范围内),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与足月儿相比,近足月儿在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低血糖、窒息、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以及应用静脉营养等方面发病率相对较高。2近足月儿罹患疾病中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的发病率为26.10%,其中选择性剖宫产是引起新生儿呼吸窘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大于90.00%)。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论文部分  12-35
  引言  12-14
  材料与方法  14-16
  结果  16-20
  讨论  20-29
  结论  29-30
  附图  30-31
  参考文献  31-35
综述部分 足月儿 的学位论文">近足月儿与其临床疾病构成的研究  35-50
  参考文献  48-50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50-51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分析,R722.6
  2. 孕早期母血胎盘生长因子和妊娠相关蛋白A对小于胎龄儿的预测作用研究,R722
  3. 孕妇饮食模式及其与妊娠结局关联的队列研究,R715
  4. 血清Ghrelin及Insulin浓度与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R722.6
  5.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早产儿与足月儿中的应用,R722.1
  6. 生长激素治疗宫内发育迟缓矮小患儿的疗效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系,R722.1
  7. 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期有关的入院前因素:单中心多因素分析,R722.1
  8. 钙通道介导的小于胎龄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的电生理机制研究,R587.1
  9. 新生儿湿肺1354例临床分析,R722.1
  10. 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R722.12
  11. 妊娠相关焦虑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的队列研究,R714.2
  12. 早产儿血清雌二醇含量水平与肺透明膜病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初探,R722.6
  13. 新生儿肺功能、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研究,R722.1
  14. 孕妇心理社会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受限,R395
  15. 小于胎龄儿学龄前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瘦素水平及其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R179
  16. 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中HO-1的测定及其在脐血管上的表达,R722
  17. 胎儿生长迟缓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研究,R722.1
  18.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R722.1
  19. 宫内发育受限大鼠出生后Ghrelin及其受体GHSR的表达与追赶生长的关系,R725
  20. 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初步研究,R44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新生儿、早产儿疾病 > 新生儿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