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传统审美观与当代青少年审美心态分析

作 者: 单岗
导 师: 郭洪纪
学 校: 青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审美 当代青少年 审美心态
分类号: B8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了人类理上具有永恒魅力的美,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美的传统。它体现在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之中,并由此产生了特有的人文审美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是非常繁多和丰富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美学精神都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中国传统审美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积极信息,对于培养现代人审美的心胸、高尚的情怀、健康的人格,有非常珍贵的价值。中国传统审美观中所蕴涵的人生态度,智慧哲理还有古人的精神境界,都是现代人所缺乏并应该追求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要求具有纯洁高尚的道德感,注意审美的社会价值,反对沉溺于低级无聊的感官享受,这对培养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必须挖掘出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优良品德,在现代化的今天,去弥补某些现代化的不足。本文从传统审美观中和谐美学、君子美学相关理论入手,在当代青少年的心态建设方面重构新的价值体系,既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又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审美观在重构当代青少年健康心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发展作初步概述后,深入发掘其思想基础,并指出天人合一、气韵生动、妙悟和意境这几个范畴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主要思想,呈现儒家、道家、释家审美观,并归纳其观点特征;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心态,从青少年审美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范入手,把握出当代审美文化的走向;第四部分将传统审美观和当代青少年的理性审美作充分融合后,提炼出传统审美观对引导当代青少年理性审美的启发作用,认为传统审美观不仅能树立当代青少年理性审美理念,还可以充当提升当代青少年进行理性审美的具体途径。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0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审美观概述  10-17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审美观发展概述  10-14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思想基础  14-17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主要思想呈现与观点特征  17-30
  第一节 儒家审美观  17-22
  第二节 道家审美观  22-24
  第三节 释家审美观  24-26
  第四节 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核心观念  26-30
第三章 当代青少年审美心态分析  30-42
  第一节 当代审美文化的走向  30-37
  第二节 当代青少年审美的心理特征  37-39
  第三节 当代青少年审美的心理表现  39-42
第四章 传统审美观对引导当代青少年理性审美的启发作用  42-50
  第一节 传统和现代的抉择取舍  42-45
  第二节 传统审美观能树立当代青少年理性审美理念  45-47
  第三节 提升当代青少年进行理性审美的具体途径  47-50
参考文献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B823
  3.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4. 论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本土情结,J213
  5. 甲午战争后英国在华外交政策的转变(1895-1905),D871.2
  6. 文革后中国油画形式语言的创新研究,J213
  7. 传统绘画理论对当前中国画教学发展的作用,J212-4
  8. 风景油画中的表现性语言,J213
  9.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重构再现,J213
  10. 单秀梅布偶艺术应用于偶动画创作的可行性研究,J218.7
  11. 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造型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218.7
  12. 中国当代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倾向研究,J213
  13. 隋唐五代时期包装设计研究,TB482
  14. 基于传统文化的“新中式”室内陈设表现形式的研究,J525
  15. 探讨居住区建筑环境中的“灰空间”,TU984.12
  16. 基于符号学的景观传统文化表达设计的研究,TU986.2
  17. 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政治社会中的现代价值,G641
  18.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J905
  19. 中国红传统元素特质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视觉活力,J50
  20. 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J31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