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仿生结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作及顺应性的改善

作 者: 祝国成
导 师: 徐卫林
学 校: 武汉纺织大学
专 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关键词: 聚氨酯 丝素粉体 管状织物 人造血管 顺应性 测试
分类号: R31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口径的人造血管已经商品化,而小口径人造血管一直没有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成为国际血管外科研究的重点。与血栓的形成、血管壁狭窄一样,血管顺应性的不匹配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术后血管长期畅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课题探讨了丝素与聚氨酯间的相容性;并分别对纯聚氨酯人造血管、丝素/聚氨酯人造血管、织物增强纯聚氨酯人造血管及织物增强丝素/聚氨酯人造血管做了力学性能方面的测试表征,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综合力学性能差异;为设计制作一种合理的人造血管结构或者评价一种新的合适的材料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指导。通过对丝素粉体与聚氨酯间的相容性研究发现,两者间的相容性较差,但当丝素粉体含量比例较小时,并不影响丝素在聚氨酯中的应用;同时发现湿法共混膜较干法共混膜能够保持更多的丝素粉体及更加稳定的力学性能,只有当丝素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例达到5/5时,才会有较大的影响,此时共混膜的质量损失较大,强度和断裂伸长也显著下降。根据血管在人体内的环境模拟制作了径向顺应性测试装置,测试时的液体流量为780-850ml/min,腔内压力与脉搏次数分别为80-120mmHg和45次/分,利用激光测径仪测量人造血管直径的变化,能够较为准确的测试人造血管的径向顺应性。影响人造血管力学性能的因素有:制作方法、微孔结构、管壁厚度、管径大小、丝素粉体含量比例及涤纶氨纶的含量比例。干法制作的聚氨酯人造血管较湿法制作的聚氨酯人造血管,能承受更大的爆破压,但径向顺应性与空间保型性均要差于湿法制作的人造血管(相同管壁厚度);干法制作的聚氨酯人造血管结构致密,湿法制作的纯聚氨酯人造血管具有多微孔结构,微孔结构的存在有助于改善人造血管的空间保型性、渗水性与径向顺应性,但过大的微孔与孔隙率会导致严重的渗水,不利于人造血管的应用,因而需要控制微孔孔径与孔隙率的大小;管壁厚度越小,人造血管的渗水性和径向顺应性越大,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小,但与此同时,管壁厚度受到爆破压、空间保型性与缝合强度的限制,需要具备一定的厚度;随着丝素粉体含量的增加,人造血管的微管结构变得疏松,断裂强力、初始模量均逐渐下降,渗水性与径向顺应性均逐渐增大,但当丝素粉体含量过大(丝素/聚氨酯含量超过5/5)时,人造血管的径向顺应性反而减小,因而选择合适的丝素聚氨酯含量比是必要的;而随着氨纶含量的增加,人造血管的拉伸性能变化不大,但渗水性与径向顺应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综合分析以上影响人造血管力学性能的因素,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制作出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人造血管。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9
  1.1 人造血管研究现状  10-13
    1.1.1 胶原蛋白支架人造血管  10-11
    1.1.2 生物高分子支架人造血管  11-12
    1.1.3 无支架人造血管  12
    1.1.4 难点与展望  12-13
  1.2 人造血管顺应性测试研究现状  13-15
    1.2.1 血管在人体内的环境  13-14
    1.2.2 动态表征  14-15
    1.2.3 静态表征  15
  1.3 顺应性不匹配负面影响及改善研究  15-18
    1.3.1 人造血管材料发展  16
    1.3.2 人造血管结构发展  16-17
    1.3.3 血管缝合技术发展  17
    1.3.4 其他  17-18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8-19
2 丝素与聚氨酯间的相容性研究  19-31
  2.1 实验部分  19-22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9-20
    2.1.2 非水溶性丝素粉体粒度及分布  20-21
    2.1.3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制备方法  21-22
  2.2 实验方法  22
  2.3 共混膜的测试方法  22-23
    2.3.1 质量损失率的计算  22
    2.3.2 力学性能的测试  22-23
  2.4 结果与讨论  23-30
    2.4.1 质量损失分析  23-26
    2.4.2 力学性能分析  26-30
  2.5 本章小结  30-31
3 纯聚氨酯小口径人造血管径向顺应性研究  31-40
  3.1 实验部分  31-33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32
    3.1.2 样品制作  32
    3.1.3 实验表征  32-33
  3.2 结果与讨论  33-37
    3.2.1 人造血管微观结构  33-34
    3.2.2 测试数据收集  34
    3.2.3 不同管径人造血管的径向顺应性  34-35
    3.2.4 不同管壁厚度人造血管的径向顺应性  35-36
    3.2.5 人造血管接入测试回路时其不同部位的径向顺应性  36-37
  3.3 讨论与分析  37-39
    3.3.1 血管管径不匹配对径向顺应性的影响  37
    3.3.2 血管管壁厚度对径向顺应性的影响  37-38
    3.3.3 不同制作方法对血管径向顺应性的影响  38
    3.3.4 接入人造血管时不同部位的径向顺应性  38-39
  3.4 结论  39-40
4 聚氨酯复合涤/氨织物小口径人造血管力学性能研究  40-53
  4.1 实验部分  40-41
    4.1.1 实验材料及主要设备  40-41
    4.1.2 聚氨酯溶液制备  41
    4.1.3 管状织物制备  41
    4.1.4 复合人造血管制备  41
  4.2 实验测试  41-43
    4.2.1 形貌分析  41
    4.2.2 渗透性表征  41-42
    4.2.3 拉伸性能测试  42-43
    4.2.4 径向顺应性测试  43
  4.3 结果与分析  43-52
    4.3.1 管状织物性能  43
    4.3.2 管状织物的重量  43-44
    4.3.3 管状织物的伸长率  44
    4.3.4 管状织物的厚度  44-45
    4.3.5 形貌表征  45-46
    4.3.6 复合人造血管渗水性  46-48
    4.3.7 拉伸性能  48-50
    4.3.8 复合人造血管径向顺应性  50-52
  4.4 本章小结  52-53
5 管状织物增强小口径丝素聚氨酯人造血管力学性能研究  53-66
  5.1 实验部分  53-54
    5.1.1 实验材料及主要设备  53
    5.1.2 聚氨酯溶液制备  53-54
    5.1.3 复合人造血管制备  54
    5.1.4 实验测试  54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54-65
    5.2.1 形貌分析  54-56
    5.2.2 渗透性  56-59
    5.2.3 拉伸性能  59-62
    5.2.4 径向顺应性  62-65
  5.3 本章小结  65-66
6 结论  66-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6
附录  76

相似论文

  1.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2. 基于无线通信的弹载计算机系统BIT设计,TJ414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4.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5. 低轨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模拟硬件实现,TN927.23
  6. 基于WEB的仿真互操作性测试工具研究,TP391.9
  7. LXI自动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研究,TP274
  8. VXI总线运动单元测控模块研制,TP274
  9. 自动测试系统数字化设计平台研制,TP274
  10. 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O441.6
  11.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2. 电子产品质量监控测试设备设计,TN06
  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14. 无卤双膦酸酯类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Q314.248
  15.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6. 面向对象分层测试的方法研究,TP311.53
  17. 基于模型的Web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TP311.53
  18.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9. 石化工业排水的毒性鉴别与减排技术研究,X742
  20. 芳砜纶/棉混纺织物防水透湿涂层整理的研究,TS195.6
  21. 内衣人台的雏形设计,TS941.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人工脏器与器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