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用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作 者: 李胜英
导 师: 由世俊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关键词: 建筑节能 检测技术 评价方法
分类号: TU20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稳步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现已演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1978年开始,建筑业尤其是居住建筑业,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经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这将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节能建筑评价方法,并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气密性检测、分析与评价,逐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促进居住建筑的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节能质量,维护投资、设计、施工和产权人(或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以应用研究为主,通过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对实际工程进行测试,总结验证了现有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阐述了其检测流程和步骤;从理论上建立了围护结构传热的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传热系数的测试方法,热流计法和热箱法,以及如何利用动态法,分析围护结构的动态性能;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室内平均温度、湿度的检测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方法、流程及热工缺陷合格判定原则,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方法、原则及判定原则,外窗窗口气密性能检测步骤、检测要求以及如何利用鼓风门法检测建筑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方法和要求;以现场测试为基础,通过分析现场测量传热系数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证明了采用热流计法检测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秋、冬和春季的可行性,并总结出该方法的限定条件;阐述了建筑节能评价的重要性并建立了评价方法,并从节能角度出发,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形式和材料提出要求;采用热流计法和红外热像仪相结合的方法,判断被测建筑物的耗能水平、节能情况,总结研究了红外热像仪的使用事项。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6
  1.1 我国能源结构现状  9-12
  1.2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12-15
  1.3 主要研究内容  15-16
第二章 建筑节能检测技术  16-60
  2.1 围护结构传热性能检测  16-33
    2.1.1 围护结构传热数学模型  16-18
    2.1.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试方法  18-33
  2.2 室内平均温度、湿度检测  33-39
    2.2.1 居住建筑室内平均温度检测方法  34-35
    2.2.2 公共建筑室内平均温度、湿度检测方法  35-39
  2.3 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39-46
    2.3.1 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方法  39-44
    2.3.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合格判定  44
    2.3.3 工程案例  44-46
  2.4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46-48
    2.4.1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方法  46-48
    2.4.2 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判定  48
  2.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  48-57
    2.5.1 外窗窗口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49-54
    2.5.2 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方法  54-57
  2.6 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57-59
    2.6.1 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方法  57-58
    2.6.2 工程案例  58-59
  2.7 本章小结  59-60
第三章 天津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价研究  60-73
  3.1 住宅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价意义  60-61
  3.2 非采暖季节现场检测方法的分析研究  61-72
    3.2.1 现场检测方法  61-66
    3.2.2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和检查  66-68
    3.2.3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  68-72
  3.3 本章小结  72-73
第四章 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分析判断法研究  73-90
  4.1 研究背景、方法和意义  73-74
    4.1.1 研究背景  73-74
    4.1.2 研究方法  74
    4.1.3 研究意义  74
  4.2 华厦津典项目节能检测  74-80
    4.2.1 项目概况  74-75
    4.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与评价  75
    4.2.3 室内外参数检测  75-76
    4.2.4 采暖期耗热量指标  76-77
    4.2.5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  77-78
    4.2.6 建筑物热工缺陷检测  78-79
    4.2.7 华厦津典项目热图像分析  79-80
  4.3 第六田园项目节能检测  80-86
    4.3.1 项目概况  80
    4.3.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与评价  80-83
    4.3.3 室内外参数检测  83
    4.3.4 采暖期耗热量指标  83-84
    4.3.5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  84-85
    4.3.6 建筑物热工缺陷检测  85
    4.3.7 建筑物外部红外热图像分析  85
    4.3.8 第六田园项目热图像分析  85-86
  4.4 其它检测结果  86-88
    4.4.1 外墙传热系数、外表面温度及室外温度检测  86-88
    4.4.2 热桥部位对外墙热工性能影响分析  88
  4.5 本章小结  88-90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90-93
  5.1 结论  90-91
  5.2 展望  91-93
参考文献  93-95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95-96
致谢  96

相似论文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4.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双路闭环信号检测技术研究,TH824.3
  5. 基于温度场数字重建的建筑群能量传递监测技术研究,TU111
  6. 基于实测和热工参数场重建的建筑物(群)能耗分析系统研究,TU111.195
  7. 夏热冬冷地区OTTV的研究与应用,TU831
  8.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澳门建筑节能设计研究,TU201.5
  9.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TU43
  10. 环境审计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F239.6
  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G633.55
  12.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3. 木棉纤维集合体的压缩性能研究,TS102.2
  14. 公共建筑电能监测及能效评估的研究,TU85
  15. 被动式采暖建筑热性能分析方法的研究,TU832
  16. 车辆驾驶模拟器视景仿真技术研究,TP391.9
  17. 营运客车正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仿真与评价,U467.14
  18. 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布局及评价研究,U492.1
  19. 新型乳化沥青混合料及修补技术研究,U414
  20. 盐化物自融雪沥青路面性能研究,U414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及其耐久性评价方法研究,U416.21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一般性问题 >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 建筑节能设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