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滨南油田南部沙三沙四段沉积储层研究

作 者: 石良
导 师: 张金亮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关键词: 滨南油田南部 沉积体系 水进型扇三角洲 近岸水下扇 湖成生物礁 沉积模式 储层评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是以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滨南油田南部沙三沙四段沉积体系分布模式,开展沉积相研究及沉积相带划分,对不同沉积类型的各相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项分析化验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沙三沙四段的沉积体系,识别出了辫状河扇、水进型扇三角洲、滩坝、湖成生物礁、重力流水道、近岸水下扇和水退型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并提出新的沉积模式和演化规律。沙四下红层亚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发育辫状河扇沉积。沙四下蓝灰亚段时期,气候逐渐变湿润,湖盆水体覆盖范围加大,发育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沙四纯下亚段沉积时期在滨县凸起南坡发育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西部滨岸及水下隆起区发育滩坝沉积和湖成生物礁沉积。沙四纯上亚段沉积时期在滨县凸起南坡发育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东部临近陈家庄凸起地区还发育滑塌浊积扇和重力流水道沉积,西部滨岸及水下隆起区发育滩坝沉积和湖成生物礁沉积。沙三下亚段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及伴生的滑塌浊积扇沉积、水进型扇三角洲。沙三中亚段发育水退型扇三角洲沉积。沙三上亚段发育水退型三角洲体系及伴生的滑塌浊积扇沉积。基于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滨南地区南部沙三沙四段不同沉积相类型的各相带和储集岩储集性质的关系,对不同沉积相带的储集体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扇中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中前缘砂体、扇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和河口沙坝砂体及中扇辫状水道砂体的储层物性最好,扇根辨状水道砂体、内扇辨状水道、沙坝砂体及部分滑塌浊积扇砂体储层物性次之,水道间砂体、前三角洲的席状砂砂体、扇端的薄层砂砂体、沙滩砂体及大部分滑踏浊积扇砂体的储集物性最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0 前言  11-16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4
    0.3.1 研究内容  13-14
    0.3.3 技术路线  14
  0.4 完成工作量  14
  0.5 主要创新点  14-16
1 地质背景  16-23
  1.1 区域地质背景  16-17
  1.2 地层发育特征  17-20
  1.3 构造特征  20-23
2 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23-38
  2.1 沉积岩颜色指数与沉积环境  23-26
  2.2 岩石类型及特征  26-27
  2.3 碎屑岩成分成熟度  27-29
  2.4 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  29-34
  2.5 重矿物分布特征  34-38
3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38-76
  3.1 辫状河扇  38-41
    3.1.1 沉积环境  38
    3.1.2 岩相特征  38-39
    3.1.3 相类型与相层序  39-41
  3.2 水进型扇三角洲  41-52
    3.2.1 岩相特征  41-44
    3.2.2 相类型与相层序  44-52
  3.3 滩坝  52-59
    3.3.1 岩相特征  52-54
    3.3.2 相类型与相层序  54-59
  3.4 湖成生物礁  59-62
    3.4.1 沉积环境  59-60
    3.4.2 岩相特征  60-61
    3.4.3 相类型与相层序  61-62
  3.5 重力流水道  62-64
    3.5.1 岩相特征  62-63
    3.5.2 相类型与相层序  63-64
  3.6 近岸水下扇  64-70
    3.6.1 岩相特征  65-67
    3.6.2 相类型与相层序  67-70
  3.7 水退型扇三角洲  70-76
    3.7.1 岩相特征  70-73
    3.7.2 相类型与相层序  73-76
4 沉积演化及沉积模式  76-100
  4.1 沉积演化  76-97
    4.1.1 沙四下红层亚段沉积相分布  76-78
    4.1.2 沙四下蓝灰亚段沉积相分布  78-81
    4.1.3 沙四纯下亚段沉积相分布  81-86
    4.1.4 沙四纯上亚段沉积相分布  86-90
    4.1.5 沙三下亚段沉积相分布  90-92
    4.1.6 沙三中亚段沉积相分布  92
    4.1.7 沙三上亚段沉积相分布  92-97
  4.2 沉积模式  97-100
    4.2.1 沙四下红层亚段沉积模式  97
    4.2.2 沙四下蓝灰亚段沉积模式  97-98
    4.2.3 沙四纯下亚段和沙四纯上亚段沉积模式  98
    4.2.4 沙三下亚段沉积模式  98-99
    4.2.5 沙三中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模式  99-100
5 储层性质及储层评价  100-123
  5.1 储层性质  100-104
    5.1.1 沙四下红层亚段  100
    5.1.2 沙四下蓝灰亚段  100-101
    5.1.3 沙四纯下亚段  101
    5.1.4 沙四纯上亚段  101-102
    5.1.5 沙三下亚段  102
    5.1.6 沙三中亚段  102-103
    5.1.7 沙三上亚段  103-104
  5.2 储层物性分布  104-111
    5.2.1 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特征  104-106
    5.2.2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  106-107
    5.2.3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107-111
  5.3 储层非均质评价  111-115
    5.3.1 层内非均质性  111-112
    5.3.2 层间非均质性  112-115
    5.3.3 平面非均质性  115
    5.3.4 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  115
  5.4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115-117
    5.4.1 埋藏深度的影响  115-116
    5.4.2 砂岩结构的影响  116-117
    5.4.3 沉积构造和砂体分布的影响  117
  5.5 储层综合评价  117-123
    5.5.1 评价标准  117-118
    5.5.2 单井评价  118-123
6 结论  123-125
参考文献  125-128
致谢  128

相似论文

  1.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2. 鲁西寒武系核形石灰岩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奥陶世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5. 元宝山凹陷烃源岩系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分析,P539.2
  6.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7. 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层序、沉积相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P618.13
  8.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9.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层序古地理研究,P531
  10. 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P539.2
  11. 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沉积相研究,P618.13
  12. 姬塬地区长1油藏控制因素研究,P618.13
  13.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研究及有利成藏区带预测,P618.13
  14. 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P618.13
  15. 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纪关键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恢复,P618.11
  16. 塔北隆起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层序发育演化及有利区带预测,P618.13
  17. 民丰地区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18. 渤中凹陷北坡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P618.13
  19.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2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纪层序地层与古地理分析,P618.13
  21. 新民低渗透储层测井资料饱和度解释方法研究,P631.8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