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压电材料的被动及半主动振动噪声控制

作 者: 刘汝寿
导 师: 朱孔军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关键词: 压电元件 被动控制 分流电路 半主动控制 DSP 合成阻抗 自适应
分类号: TB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基于压电元件被动控制方法的出现,为工程结构中振动噪声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本文详细分析了压电被动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以表面贴有压电陶瓷片的平板为例,给出了多种分流电路的单/多模态被动减振降噪的实验结果,然后在压电被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颖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单/多模态振动噪声的控制,而且还具有控制效果好、环境适应性强、电路间干扰小和电路结构简单等优点。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从压电元件的压电方程出发,推导出结构的机械阻抗与压电分流电路的电气阻抗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整个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和各种分流电路的参数优化方法。2.选用串联RL、串联-CR、模拟和DSP的“合成阻抗”四种典型的分流电路进行单模态的振动噪声控制。此外,还利用并联电容的方法降低了RL分流电路所需的最优电感值和利用“阻塞电路”实现了多模态振动控制。3.结合自适应滤波器和DSP“合成阻抗”电路,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的半主动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单/多模态振动噪声控制实验。压电被动控制技术的振动噪声控制效果好、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需要大功率能源,适于在一些要求结构简单轻便的场合;而基于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的半主动控制方法,继承了被动控制的优点,又具有主动控制的特性,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15
  1.1 引言  12
  1.2 基于压电材料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  12-14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5
第二章 压电元件的特性及其被动振动控制的原理  15-24
  2.1 压电元件的特性  15-17
    2.1.1 压电效应  15-16
    2.1.2 压电方程  16-17
  2.2 压电被动振动控制的原理  17-23
    2.2.1 压电元件的阻尼  17-22
    2.2.2 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  22-23
  2.3 本章小结  23-24
第三章 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  24-40
  3.1 几种压电分流电路的特性分析  24-35
    3.1.1 电感型压电分流电路  24-28
    3.1.2 电容型压电分流电路  28-34
    3.1.3 基于“合成阻抗”电路的压电分流电路  34-35
  3.2 几种压电分流电路的实现  35-39
    3.2.1 模拟电感电路  35-36
    3.2.2 负电容电路  36-37
    3.2.3 “合成阻抗”电路  37-39
  3.3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压电被动振动噪声控制的研究  40-63
  4.1 压电被动振动噪声控制实验系统的设计  40-44
  4.2 模拟式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  44-52
    4.2.1 RL 串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效果  44-48
    4.2.2 -CR 串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效果  48-49
    4.2.3 模拟“合成阻抗”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效果  49-52
  4.3 数字式(DSP)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  52-60
    4.3.1 DSP“合成阻抗”电路的硬件设计  52-56
    4.3.2 DSP“合成阻抗”电路的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  56-60
  4.4 基于“阻塞电路”的多模态减振  60-62
  4.5 本章小结  62-63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的半主动振动噪声控制  63-80
  5.1 基于LMS 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  63-66
    5.1.1 横向 FIR 型的自适应滤波器  64-65
    5.1.2 LMS 算法的原理  65-66
  5.2 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6-70
    5.2.1 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工作原理  66-67
    5.2.2 自适应“合成阻抗”电路的实现  67-70
  5.3 自适应“合成阻抗”压电分流电路的实验研究  70-79
    5.3.1 自适应“合成阻抗”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噪声控制实验  70-76
    5.3.2 自适应“合成阻抗”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控制实验  76-79
  5.4 本章小结  79-80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80-82
  6.1 全文工作总结  80-81
  6.2 研究工作展望  81-82
参考文献  82-85
致谢  85-8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6-87
附录Ⅰ  87-91
附录Ⅱ  91-94

相似论文

  1. 电子提花编织机电控系统设计,TS183
  2. 基于DSP的集成光栅细分数显装置的研制,TH822
  3. 基于DSP的二维准直系统的研究,TH741.14
  4.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5.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6. 半实物火炮自动操瞄俯仰角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J303
  7. 同步电动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TM341
  8. 基于DSP的任意次谐波发生器的设计,TM935
  9.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10.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1.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12. 半导体激光器热电控制技术研究,TN248.4
  13.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N919.81
  14.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5. AES算法及其DSP实现,TN918.1
  16. 基于DSP的机器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研制,TN912.34
  17. 基于滑动相关双门限的扩频码同步捕获技术的研究,TN914.42
  18.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及频率自适应算法研究,TN914.41
  19.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信号接收系统研究,TN249
  20. 基于DSP的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实现研究,TN919.3
  21.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功能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