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望水白多分蘖、矮秆突变体的鉴定及相关QTL定位

作 者: 温明星
导 师: 王秀娥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学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有效分蘖 株高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QTL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在本实验室创造的利用EMS诱变望水白得到的一个多分蘖、矮秆突变体H167的基础上,对该突变体的表型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有效分蘖株高分别为264-6.1和64.1+6.8cm,突变体株高降低主要是由于植株节间缩短导致,其苗期对外源赤霉酸敏感,拔节期叶片和根系赤霉素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推测赤霉酸合成途径出现异常导致其株高变矮。去除分蘖芽的实验证明,去除分蘖芽后突变体植株高度并不能恢复到野生型的形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利用构建的H167x苏麦3号的F2群体对有效分蘖和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表明,该群体有效分蘖和株高均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7.72%和73.14%。利用构建的H167x苏麦3号的F2群体进行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QTL定位。选用涉及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1529个标记(包括SSR、EST-SSR)进行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筛选,得到多态多态性引物205对,多态率为13.4%。选取其中条带数目较少、扩增清晰的162对多态性引物在F2群体中进行扩增,经x2检验分析,发现49个标记位点表现为偏分离(30.25%)。采用Joinmap4.0作图软件构建H167x苏麦3号F2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谱(LOD>3.0),进行分子标记连锁分析,构建了包含31个连锁群、126个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1185.5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2.48cM。根据已发表的标记所属的染色体,这31个连锁群分属于除了4B和4D以外的19条小麦染色体。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分析软件,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有效分蘖和株高性状进行QTL分析,在3B上检测到两个与有效分蘖相关的QTL位点,对有效分蘖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10.58%和4.48%,在2A和7B上分别检测到一个与有效分蘖相关的QTL位点,对有效分蘖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6.45%、6.44%;在3B上检测到三个与株高相关的QTL位点,对株高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7.45%、8.05%和8.07%。

全文目录


摘要  7-9ABSTRACT  9-11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27  1 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  11-14    1.1 物理诱变  11-12    1.2 化学诱变  12-13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  13-14  2 植物分枝类型、发育相关的基因及分枝发育的激素调控  14-23    2.1 植物分枝类型  14-15    2.2 植物分枝分枝发育的相关基因  15-19      2.2.1 与腋生分生组织形成相关的基因  15-17        2.2.1.1 lateral suppressor(ls)/Lateral suppressor(LAS)  15        2.2.1.2 monoculm1(moc1)  15-16        2.2.1.3 LBD基因家族  16-17        2.2.1.4 blind(bl)/torosa(to)  17      2.2.2 与腋生分生组织生长相关的基因  17-19      2.2.3 与腋生分生组织形成和生长均相关的基因  19        2.2.3.1 Teosinte branched1(TB1)  19        2.2.3.2 supershoot/bushy(sps/bus)  19    2.3 植物主要激素对分枝发育的调控  19-23      2.3.1 生长素  19-22      2.3.2 赤霉素  22-23  3 农作物分蘖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23-24  4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24-25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5-27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27-73  第一章 普通小麦望水白多分蘖、矮秆突变体的鉴定  27-43    一 材料与方法  27-31      1.1 供试植物材料  27      1.2 试验方法  27-31        1.2.1 矮秆多分蘖突变体H167的产生过程  27-28        1.2.2 矮秆多分蘖突变体H167的表型鉴定  28        1.2.3 幼苗生长及分蘖动态调查  28        1.2.4 根系比较试验  28        1.2.5 苗期赤霉酸处理  28-29        1.2.6 激素含量的测定  29        1.2.7 Real-Time PCR  29-31          1.2.7.1 总RNA的提取及纯化  29-30          1.2.7.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0          1.2.7.3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  30-31          1.2.7.4 Real-Time PCR反应条件  31    二 结果分析  31-41      2.1 突变体H167的表型特征  31-33      2.2 苗高及分蘖发育特性  33-35      2.3 根部性状特征  35-36      2.4 外施赤霉酸对望水白和H167幼苗形态、胚芽鞘长度、苗高及第一片叶长的影响  36-38      2.5 内源赤霉素含量的测定  38      2.6 叶片组织不同时期IAA含量测定以及侧枝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8-41    三 讨论  41-43  第二章 望水白多分蘖、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43-49    一 材料与方法  43-44      1 供试植物材料  43      2 试验方法  43-44    二 结果分析  44-47      2.1 (H167×苏麦3号)F_2群体有效分蘖株高性状次数分布  44      2.2 (H167×苏麦3号)F_2群体有效分蘖、株高性状遗传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  44-47    三 讨论  47-49  第三章 (H167×苏麦3号)F_2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有效分蘖、矮秆相关QTL的初步定位  49-73    一 材料与方法  49-54      1 供试植物材料  49      2 试验方法  49-54        2.1 田间表型  49-50        2.2 分子标记分析  50-53        2.3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53        2.4 QTL定位  53        2.5 QTL命名方法  53-54    二 结果与分析  54-69      2.1 亲本、F_1、F_2有效分蘖与株高性状分析  54      2.2 分子标记分析  54-60        2.2.1 亲本间多态分子标记筛选  54-55        2.2.2 分子标记在F_2群体中的分离特点  55-60      2.3 标记连锁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60-64      2.4 (H167×苏麦3号)F_2群体有效分蘖、株高性状相关QTL定位  64-67      2.5 H167有效分蘖、株高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67-69    三 讨论  69-73      3.1 遗传作图群体的选择  69      3.2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69-70      3.3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70      3.4 小麦有效分蘖QTL的定位  70-71      3.5 小麦株高QTL的定位  71-73全文结论  73-75参考文献  75-89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2.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3.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4.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5.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6.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和烟草致病变种egfp标记突变体的构建,S436.412
  7.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10.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1.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12.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13.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4.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5.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16.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17.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18.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19.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20. 4个甘蓝型油菜EMS诱变突变体的初步研究,S565.4
  21.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