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模式建构

作 者: 谭雪洁
导 师: 王耀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 社会化供给
分类号: F3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首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缺陷,这些问题与缺陷严重地阻碍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创新与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考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演变的历史和样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现状,来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并试图建立几种可供参考的供给模式,以期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体来讲,探讨和参照相关的观点及研究成果,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从基础设施、公共教育、信息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对农村公共服务现行模式进行考察,从而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挖掘更深层次的农村公共服供给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建构农村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供给模式,然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立足于农村现实,探寻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模式的实现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引言  10-24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
  1.2 文献综述  11-17
    1.2.1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现状  11-12
    1.2.2 关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现状  12-16
    1.2.3 简要评述  16-17
  1.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17-22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7-18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特征及分类  18-19
    1.3.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的理论概述  19-2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22-23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1.4.2 研究的主要思路  22
    1.4.3 研究方法  22-23
  1.5 创新之处  23-24
2 从单一到多元——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演变  24-29
  2.1 人民公社时期的供给方式  24-25
  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供给方式  25-26
  2.3 税费改革后的供给方式  26-27
  2.4 新农村建设呼唤社会化的供给方式  27-29
3 农村公共服务现行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9-42
  3.1 样本的选取及其整体概况  29-31
    3.1.1 样本的选取  29-30
    3.1.2 汝州市的概况  30-31
  3.2 汝州市农村公共服务现行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8
    3.2.1 供给效应不高  31-33
    3.2.2 供给结构失衡  33-35
    3.2.3 供给显失公平  35-37
    3.2.4 供给主体单一  37
    3.2.5 供给内容贫乏  37-38
  3.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2
    3.3.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一般性影响因素  39-41
    3.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41-42
4 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模式建构  42-52
  4.1 社会化供给的现实性和优越性  42-44
    4.1.1 新农村建设为社会化供给搭建了平台  42
    4.1.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社会化供给提供了机会  42-43
    4.1.3 社会化主体自身的发展为社会化供给增添了动力  43
    4.1.4 区域经济的成长为社会化供给创造了条件  43-44
  4.2 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模式选择  44-48
    4.2.1 政府主导、社会化主体参与型供给模式  44-46
    4.2.2 社会化主体主导、政府监督型供给模式  46-47
    4.2.3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47-48
  4.3 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实现路径  48-50
    4.3.1 规范政府行为,调整政府职能,为社会化主体参与创造条件  49
    4.3.2 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参与  49-50
    4.3.3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社会化主体的公共服务能力  50
  4.4 供给模式选择中应考虑的其它因素  50-52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附录  58-62
个人简历  62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9.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0.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1. 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D630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3.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4.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15.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16.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7
  17. 新农村建设中湖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研究,F321.42
  18. 潍坊市农民科技培训效果分析与对策研究,F323.3
  19. 沈北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政支农问题研究,F327
  20.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F323.6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F3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