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传媒产业的文化生产力研究

作 者: 安冉
导 师: 贺金瑞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 传媒生产力 传媒产业
分类号: G206-F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化生产力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当代的文化产业是由多种产业形式组成的文化产业群,而图书出版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影像制品产业、网络产业等这些以纸质传媒和电子传媒为主要形式,以宣传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可以统称为传媒产业。这类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基础,又是中介,还是传导和联结的主体,其产业化的程度和生产力的水平直接制约和影响其他门类的发展状况,体现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的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说:“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传媒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既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和市场属性。同时,当今的传媒产业又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发挥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加快传媒产业的发展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而目前理论界对传媒产业的研究还很薄弱,各行业专家也只是从其自身研究的领域进行探索,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全局操作上的可行性,对传媒产业的新现象、新问题还不能提供有力的理论解释。本篇论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运用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统一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试图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为视角探讨文化生产力中的现代传媒产业。通过论述传媒也是一种生产力,通过论证当代传媒的产业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式、历史必然,通过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提出当代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战略。得出传媒产业的具体发展途径:优化传媒产业结构和优化传媒市场;得出大力发展传媒产业的宏观道路: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的传媒产业道路,积极应对数字化与全球化对中国传媒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意在为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探索有益可行的道路,以期对我国传媒产业理论与实践有所作为。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导论  9-15
  一、选题意义  9-11
  二、研究方法  11-13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1
    (二)、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11-13
  三、研究综述  13-15
第一章 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15-27
  第一节、文化  15-19
    一、文化的内涵  15-16
    二、文化产业的定义  16-17
    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17-19
  第二节、文化生产力  19-22
    一、文化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19-20
    二、文化生产力的基本特征  20-21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学说  21-22
  第三节、文化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式  22-27
    一、中国文化生产力发展  22-23
    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3-25
    三、传媒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  25-27
第二章 传媒产业与传媒生产力的发展  27-40
  第一节、传媒生产力的产生  27-31
    一、传媒也是一种生产力  27-28
    二、传媒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构成要素  28-30
    三、传媒产业化  30-31
  第二节、传媒生产力的发展  31-36
    一、背景和条件  31-32
    二、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  32-33
    三、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33-36
  第三节、传媒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6-40
    一、传媒产业与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36-37
    二、传媒产业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37-38
    三、传媒产业与建设先进文化  38-40
第三章 提升文化生产力:传媒产业发展  40-49
  第一节、当代传媒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40-41
    一、网络媒体、电影产业逆流而上  40
    二、传媒格局面临洗牌  40-41
  第二节、传媒产业的发展途径  41-44
    一、优化中国传媒产业主体结构  41-43
    二、优化传媒市场  43-44
  第三节、大力推动传媒产业化发展  44-49
    一、传媒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  44-45
    二、数字化与中国传媒产业  45-47
    三、全球化与中国传媒产业  47-49
结语  49-51
参考资料  51-53
后记  53-55

相似论文

  1. 资本运营下的移动电视媒体角色及定位探析,G220
  2.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F224
  3. 我国文化产业开放度研究,G124
  4.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G124
  5. 论格萨尔文化产业,G124
  6. “镇湖刺绣”产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研究,G124
  7.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C912.82
  8. 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G122
  9.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山东文化产业研究,G124
  10. 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G124
  11. 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及其运行模式研究,G124
  12. 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G249.27
  13. 网络文学的产业链分析及其发展趋向,I207.42
  14. 山东省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研究,G124
  15. 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K29
  16. 物联网的发展对湖南区域文化传播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G124
  17. 基于农村文化消费需求的沈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G124
  18.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19. 浙江省平湖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G124
  20. 韩剧在台湾热销的关键因素之研究,J943
  21. 试论土家族习俗与恩施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K892.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