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保证期间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傅琼
导 师: 李玉子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民商法
关键词: 保证期间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抗辩权 期待权
分类号: D9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题为“我国保证期间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即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对于保证期间制度的规定。又由于保证期间制度问题项下所涉问题颇多,因此笔者仅选取其中争议颇大且关乎保证期间制度全局的5个问题展开论述。在对每个问题阐述之后都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文中笔者的观点与问题相对应,散见在全文的各个章节中,最后在结语部分再有个总括陈述。本文主体部分共5章。第一部分围绕保证期间的性质进行了论述。首先将保证期问界定为“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接着再交代清楚几个与保证期间概念相近的概念。最后从分析保证期间的本质特征入手,提出保证期间就是除斥期间。并立足于理论界现有的其他观点,一一指出其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对保证期间立法模式的阐述。从比较法的视野审视我国现行立法采用的保证期间法定主义的立法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而提出应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模式,向保证期间有限意定主义靠拢。第三部分是对保证期间起算点的阐述。《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规定无论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其起算点都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这一规定与保证期问的性质、‘功能均不相符。应区分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情形下,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在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应该是保证人先诉抗辩权行使受阻之时。第四部分是对保证期间计算问题的阐述。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在保证合同当事人对保证期间虽有所约定,但约定的起算点或长度与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一时效力的认定问题。判断该问题应该以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保证期间制度的功能定位为标准。第五部分是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功能本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督促债权人及时向保证人行使债权。但是两者作用的阶段不同,因此并不冲突。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第一章 保证期间性质辨析  10-18
  第一节 保证期间的界定  10-12
    一、保证期间是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  10-11
    二、澄清与保证期间相近的几个概念  11-12
  第二节 保证期间性质辨析  12-18
    一、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  13-16
    二、对"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的质疑的几点回应  16-18
第二章 保证期间立法模式研究  18-24
  第一节 比较法视野下保证期间立法模式的类型化分析  18-20
    一、保证期间法定主义  18-19
    二、保证期间意定主义  19-20
  第二节 我国规定之于比较法视野下的反思  20-24
    一、我国保证期间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  20-22
    二、我国保证期间立法模式之修正建议  22-24
第三章 保证期间的起算问题研究  24-34
  第一节 反思立法及司法解释对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期间起算的规定  24-25
  第二节 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25-34
    一、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25-26
    二、先诉抗辩权与债权人的期待权  26-28
    三、先诉抗辩权之于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期间起算问题的意义  28-29
    四、先诉抗辩权行使受阻之具体情形分析  29-34
第四章 保证期间的计算问题研究  34-39
  第一节 当事人虽有约定,但约定的保证期间始期早于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34-37
    一、当事人约定期间的终期早于或等于保证期问的法定起算点  35
    二、当事人约定期间的终期晚于保证期间法定起算点,但距保证期间法定起算点不足6个月  35-36
    三、当事人约定期间的终期晚于保证期间的法定起算点,但距保证期间法定起算点长于2年  36-37
  第二节 当事人约定保证人承担责任直至主债务人本息还清时为止  37-39
第五章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衔接问题研究  39-45
  第一节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  39-41
  第二节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衔接  41-45
    一、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42-43
    二、连带保证情形下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43-45
结语  45-47
参考文献  47-49
后记  49-5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1-52

相似论文

  1. 水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中的诉讼时效问题研究,D922.294;D923.1
  2. 无单放货中承运人追偿权研究,D922.294
  3. 论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D913
  4. 论股东代表诉讼,D922.291.91
  5. 返还原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研究,D923
  6. 论民事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D923.1
  7. 商品房买受人期待权研究,D923
  8. 论美国专利侵权中的懈怠抗辩及其借鉴,D971.2
  9. 论权利人请求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明,D925
  10. 贪污罪数额问题研究,D924.392
  11.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不完成,D923
  12.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时效与除斥期间问题浅析,D913
  13. 中国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研究,D923
  14. 经济适用房指标转让的效力分析,F293.3
  15. 预期违约责任制度研究,D923.6
  16. 无单放货法律的新发展,D922.294
  17. 保证期间制度研究,D923
  18. 最高额保证若干问题研究,D923
  19. 保证期间法律问题研究,D923
  20. 论预期违约制度,D9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