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语义和语用的视角看文学翻译的科学途径

作 者: 李静
导 师: 戴玉群
学 校: 江苏科技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科学性 艺术性 语义途径 语用途径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翻译理论之初,人们就围绕着翻译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延续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中国翻译理论起源于中国古典文论和中国古典美学,而这一渊源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西方翻译理论不仅仅植根于美学,还源于《圣经》阐释学。两种翻译理论截然不同的起源和发展路线,以及翻译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都直接导致了这种围绕翻译的性质长期争论不休的局面。关于文学翻译,人们视其为当然,不存在异议,但是笔者认为,文学翻译的研究不能排除科学性,相对艺术性而言,科学性才是第一位的。任何题材的翻译,无论科技文本,还是文学文本,都应该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唯有如此,译文才能成为上乘之作。因此,本文以语义学中的“语义三角”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出发,拟对文学翻译中的科学途径进行理论探索。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语义学和语用学作为根本理论点。作者认为,在这两种理论的结合下,文学翻译领域中将会开辟出新的研究途径。论文全文共分六大部分,包括绪论和结语:本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本课题选题的依据以及对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概念界定。这部分回顾了中西方的翻译历史和翻译理论,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指出:科学性和艺术性之争起源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争,直译和意译之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变为科学性和艺术性之争;任何文本的翻译都应该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科学性和艺术性这一对矛盾之中,科学性为第一性,艺术性为第二性。文学翻译既存在艺术性,也存在科学性。同时,在第一章的最后一部分笔者还从符号学理论的框架出发,指出翻译其实就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的等值,语义和语用的分析途径就是科学的分析途径。第二章主要论述词语层面的语义分析。本章采用了语义学研究方法:成分分析法及纵横组合关系分析法。在这部分中,作者根据Peter Newmark对成分分析法的划分,对其四个主要用途进行了依次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是跨文化活动,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词义各有不同,所以在运用成分分析法和纵横限制关系之外还应结合文化背景予以分析,这对词义的正确翻译非常重要。而由于不同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的存在,翻译中的“绝对对等”是无法达成的。因此,为了达到奈达所说的两种语言之间最自然最贴近的对等,本章提出了一些补偿手段,比如外化,分译,词化等这些补偿手段在翻译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第三章阐述句子层面的语义分析。而在句子层面上,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体现了语义和句法之间的转换关系,这对于探索句子内部语义关系、特别是长句和复杂句内部的语义关系、建立原语和译语之间的句级等值提供了准确有效的视角,而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逆转换理论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第四章主要论述语篇层面的语义分析。连贯和衔接是两个重要的语篇特征,连贯为内容,衔接为手段,语篇翻译就是在新的语境中达到连贯和衔接重新统一的一个过程。连贯分为隐性连贯和显性连贯,显性连贯主要是通过衔接手段完成的。本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为指导,对文学翻译中如何通过衔接实现连贯进行了理论探讨。第五章研究的是实现话语语用等值的科学途径。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实现话语层面的顺利交际。对于说话者如何发展篇章,本章采用主位推进模式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本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指导,探索实现话语语用等值的科学途径。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文学翻译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中科学性为主,艺术性为辅。为了实现科学性,译者必须采取语义和语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2-6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6-18
  1.1 Literal Translation vs. Free Translation: Prelude to Science vs. Art Debate  6-8
  1.2 Science and Art Debate: Evolution of the Stereotyped Literal vs.Free Translation Debate  8-10
  1.3 Translatio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10-13
    1.3.1 Artistry in the Non-Literar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10-11
    1.3.2 Scientific Nature in the Non-Literar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11-13
  1.4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13-18
    1.4.1 Semantic Triangle—A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13-15
    1.4.2 Seman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5-16
    1.4.3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6-18
Chapter Two Semantic Approaches to Lexical Equivalence  18-36
  2.1 Componential Analysis  18-24
    2.1.1 Description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  18-20
    2.1.2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20-24
  2.2 Hierarchical Analysis  24-30
    2.2.1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24-25
    2.2.2 Syntagmatic and Collocational Restrictions in Choosing Word Meaning..  25-28
    2.2.3 Paradigmatic Relations in Choosing Words  28-30
  2.3 Inadequate Equivalence between ST and TT Words and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30-36
    2.3.1 Explicitation  30-32
    2.3.2 Division  32-33
    2.3.3 Lexicalization  33-36
Chapter Three Semantic Approaches to Syntactic Equivalence  36-51
  3.1 Deep Structure vs. Surface Structure  36-37
  3.2 Back-Transformation Theory  37-39
  3.3 Nida’s Translating Model: Analysis-Transfer-Restructuring  39-41
  3.4 Application of Nida’s Translating Model  41-49
  3.5 Summary  49-51
Chapter Four Semantic Approaches to Textual Equivalence  51-70
  4.1 Coherence vs. Cohesion  52-54
  4.2 Coherence and Translation  54-68
    4.2.1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hesion  54-55
    4.2.2 Reference and Translation  55-61
    4.2.3 Ellipsis, Substitution and Translation  61-63
    4.2.4 Conjunction and Translation  63-65
    4.2.5 Lexical Cohesion and Translation  65-68
  4.3 Summary  68-70
Chapter Five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Textual Equivalence  70-93
  5.1 Theme-Rheme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70-75
    5.1.1 Theme-Rheme Structure  70-72
    5.1.2 Information Structure  72-74
    5.1.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e-Rheme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74-75
  5.2 Thematic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s in Translation  75-84
    5.2.1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me and Rheme in Translation  75-79
    5.2.2 Enhanced Theme Construction and its Translation  79-81
    5.2.3 Consistency between Theme-Rheme Structur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81-84
  5.3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84-93
    5.3.1 Them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ory  84-86
    5.3.2 Applicatio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86-91
    5.3.3 Summary  91-93
Chapter Six Conclusion  93-96
Bibliography  96-100
Published Papers  100-103
Abstract (Chinese)  103-105
Abstract (English)  105-107

相似论文

  1. 《大宋宣和遗事》研究,I207.412
  2. 杜牧僧寺诗研究,I207.22
  3. 对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藏族服饰的调查报告,J523.5
  4.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5. 中国知识分子无奈人生的内心独白,I207.42
  6.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I046
  7. 平面设计视觉语言及其在数字时代的重新解读,J524
  8. 陆在易艺术歌曲艺术性分析,J605
  9. 分析山西晋南民歌《梦梦》的艺术特色,J605
  10. 目的论视角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I046
  11. 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I046
  12.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13. 《芙蓉镇》俄译本的语言文化分析,I046
  14. 从“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看文学翻译竞赛标准,I046
  15. 文学翻译中译者对读者接受的考虑,I046
  16. 对明式家具艺术性研究,J525.3
  17. 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J314.2
  18. 探析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J524
  19. 黄梅戏演唱方法之科学性与独特性初探,J825
  20. 兔鸭之谜,I046
  21.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洛丽塔》的翻译,H31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