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遮蔽到敞开

作 者: 常爱霞
导 师: 张莹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女性写作 自我认同 第三视角 自我审视 自我救赎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铁凝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许许多多鲜明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些形象却并不全是铁凝女性意识觉醒的产物,铁凝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的。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进行理论的梳理和论证。阐述女性写作自我认同的含义及新时期女性自我认同的文化背景。自我认同是女性写作的核心问题,是考察女性写作是否自觉和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准,所以对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阐释就尤为重要。第二章是通过对铁凝早期创作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揭示铁凝在新时期初期对女性自我身份的遮蔽状态。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都使铁凝的女性自我身份认同被“合法化的忽视和延长”。致使她新时期初期的创作,女性意识被压抑,一直在“他人的凝视”中唱着对纯美少女的生命的赞歌。第三章是对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铁凝创作的分析。在这个时期,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引进与盛行,铁凝对女性的生存有了深层透视,她的创作也具有了明显的女性意识,她采用第三视角客观地去书写女性,从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审视和对“母亲”形象的审视,写出了女性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第四章分析了90年代铁凝的创作,这个时期铁凝有了更为成熟的女性意识,她深入到女性的精神世界,试图开辟一条女性自我救赎之路和对理性自我的呼吁。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性别身份对作家的说话姿态具有决定作用,论文通过对铁凝各时期创作的分析,揭示了铁凝对女性自我认同从遮蔽到敞开的演变轨迹。她的女性意识觉醒是一步步走向深入并达到成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恰恰代表了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份认同的发展变化,所以铁凝的创作历程正是新时期女性写作的一个缩影。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5
Abstract  5-8
绪论  8-11
  一、综述  9-11
    (一) 研究现状  9-11
第一章 女性写作与女性自我认同  11-19
  第一节 女性写作与女性自我认同  11-15
  第二节 新时期女性自我认同的文化背景  15-19
第二章 对女性生命的诗意抒写  19-26
  第一节 早期创作的影响因素  19-22
  第二节 对纯真少女的执著书写  22-26
第三章 对女性自我的审视与开掘  26-40
  第一节 第三性视角  26-28
  第二节 对女性生存的审视  28-35
    一社会困境  28-32
    二自身困境  32-35
  第三节 对“母亲”形象的审视  35-40
第四章 女性自我的救赎与建构  40-47
  第一节 女性自我的救赎之路  40-43
  第二节 理性自我的呼吁  43-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2
后记  52-5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3

相似论文

  1. 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D09
  2. 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669.5
  3. 用生命擦拭生命,I207.42
  4. 从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安·苏·拜厄特《占有》和《花园里的处女》中的叙事技巧,I561
  5. 飘零的羽毛 终生的流浪,I207.42
  6. 乔治、爱略特及其女主人公们不彻底的、有意识的自我救赎,I561
  7. 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问题及对策研究,D432.5
  8. 壮欢与壮族人自我认同的建构,C955
  9. “80后”的自我认同,C913.9
  10. 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H315.9
  11. 论村上春树作品《挪威的森林》中的“自闭意识”及“自我救赎”,I313
  12. 论亨利·米勒自传体小说中的忏悔意识,I712
  13. 性别中性化的社会建构,C913.68
  14. 大江文学中的‘奇怪的二人组合’,I313.074
  15.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危机与自我救赎,I207.42
  16. 自我救赎的必经之路,I712.074
  17. Kramsch的多元互动观与我国的语言文化教学,H09
  18. 社会排斥与个体自我认同的重构,F249.2
  19.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I207.42
  20. 精神烛照下的新都市人,I206.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