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干燥综合征病机演变规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 者: 丁德经
导 师: 周学平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病机证素 病机演变规律 流行病学调查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病机证素”是周仲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医面临新的问题情况下提出的新的学术思想,是对病机理论的一个创新。本研究通过建立“病机证素”辨证体系的研究方法,来初步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初发或急性发作期及慢性缓解期在不同时间点的分布演变规律,为本病的病机证候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循证医学依据。理论研究,首先概括总结了干燥综合征西医目前的研究概况,重点分析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概况及不足以及由此带来治疗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延缓病情改善症状有明显的优势,在目前西医对于本病临床研究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加强本病的中医临床基础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具有紧迫性。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由新时期中医药研究的思考来探索开展干燥综合征研究的新思路。“病机证素”学术思想是新时期解决中医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一条新的思路,为开展干燥综合征病机演变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临床研究,通过对85例患者分七个时间点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八个病机证素的分布、兼夹、复合、演变情况,并分析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季节、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初发或急性发作期45例,单一病机证素初诊以火、热、血瘀、燥为主,分别占60.0%、53.3%、48.9%、48.9%,一年后病机证素以阴虚、气虚、血虚、燥为主分别占86.7%、48.9%、33.3%、31.1%;兼夹复合病机证素初诊以瘀火、火热、瘀热为主,初诊分别占42.2%、42.2%、28.9%,一年后以气阴两虚、燥和阴虚、阴虚血虚、阴虚血瘀为主分别占44.4%、31.1%、28.9%、28.9%。慢性缓解期40例,单一病机证素以气虚、阴虚、燥为主分别占70.0%、62.5%、55.0%、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兼夹复合病机证素以气阴两虚、燥和气虚、燥和阴虚为主分别占47.5%、42.5%、42.5%、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经统计分析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季节、个人史、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性。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指标:RF与热和血瘀有明显相关性;IgG与火和热有明显相关性;ANA与阴虚、火、血瘀、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单一病机证素火、热、血瘀以及兼夹复合病机瘀火、火热、瘀热是初发或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机证素,且有向气虚、阴虚、气阴两虚转化的趋势。单一病机证素气虚、阴虚、燥以及兼夹复合病机证素气阴两虚、燥和阴虚、燥和气虚是慢性缓解期主要的病机证素,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
|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1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1-32 第一章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5 1.流行病学研究 11 2.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11-13 3.治疗概况 13-14 4.小结展望 14-15 第二章 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15-20 1.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15-19 2.小结展望 19-20 第三章 由新时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考探索干燥综合征研究新思路 20-32 1.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中医理论的前提 20 2.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0-22 3.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开展病机学创新性研究 22-24 4.基于病机理论创新性研究—"病机证素"理论的提出 24-30 5.开展干燥综合征病机证素研究必要性 30-31 6.干燥综合征病机证素研究方法 31-32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32-56 1.诊断标准 32-34 1.1 西医诊断标准 32-33 1.2 病机证素诊断标准 33-34 1.3 纳入标准 34 1.4 排除标准 34 2.研究方法 34-36 2.1 临床资料 35 2.2 研究过程 35 2.3 调查质量控制 35-36 2.4 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36 3.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 36-52 3.1 各病机证素的分布情况 37-41 3.2 各病机证素的两两兼夹分布情况 41-46 3.3 各单一病机证素及两两复合兼夹演变情况 46-48 3.4 各病机证素与季节的相关性 48 3.5 各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48-49 3.6 各病机证素与既往病史、家族史的相关性 49-50 3.7 各病机证素与生活史的相关性 50-51 3.8 各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51-52 4.讨论 52-56 4.1 干燥综合征病机演变规律探讨 52-54 4.2 干燥综合征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季节、既往史、生活史的相关性 54-55 4.3 干燥综合征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55-56 结语 56-57 参考文献 57-60 致谢 60
|
相似论文
-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 河南省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FNC抗DHBV体内试验研究,S858.32
- 江苏地区白斑综合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S945.1
- 芜湖地区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S858.28
- IHHN、TS的流行病学调查和TSV结构蛋白VP1、VP3相互作用的研究,S945
-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 上海地区人群夜尿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691
- 江苏省规模化猪场PCV-2流行病学调查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防制,S858.28
- 长沙市2-4岁儿童婴幼儿龋流行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R788.1
- 湖南省居民牙齿磨损及咀嚼槟榔与牙齿磨损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R781.2
- 湖南省居民楔状缺损及咀嚼槟榔与楔状缺损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R783
- PPAR-γ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的抗炎作用,R593.2
- 金明秀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精粹,R249
-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R181.3
-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医流向影响因素研究,R197.1
- 青海与河南部分地区猪旋毛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虫种鉴定,S858.28
- 南安市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S858.28
- 震后医护人员PTSD影响因素的研究和症状分析,R749.5
- 特定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R544.1
- 黄芪丹参干预干燥综合征模型大鼠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影响相关研究,R285.5
- 潍坊地区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S858.2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