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流体分布规律研究

作 者: 张德民
导 师: 李国蓉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塔河油田南部 奥陶系 流体识别 油田水 流体分布规律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储层特征认识、井剖面流体识别油田水成因类型,不同断裂带油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充注成藏以及断裂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油水分布规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试油结果确定的流体类型训练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塔河油田有关井段奥陶系缝洞型储层的流体类型进行了有效识别。通过编制奥陶系油田水化学离子浓度散点图、水化学参数随深度变化图、水化学参数等值线图,揭示了奥陶系油田水化的成因和水化学场特征,指出盐下地区油田水依然有三个来源,大气水下渗向心流来源、泥岩压实排水离心流来源、大气水与沉积埋藏水混合来源。同时指出了其平面分区和纵向分带性。结合地质、生产动态、水化学资料,指出不同断裂带、同一断裂带的不同部位井产液性质完全不同、水体成因也存在差别;单井缝动单元油水关系相对简单,可见纯水式、纯油式、一般式、复合式等多种油水关系模式;多井缝洞单元油水关系复杂,各井之间不存在统一的油水界面,存在一个或多个水体通过裂缝或断裂为缝洞单元提供能量。从上奥陶统的封盖作用、油气充注成藏、断裂暨油气运移主通道角度分析了盐下地区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上奥陶统的封盖作用控制了区内油气的纵向分布,喜山期油气充注及油气运移的主通道控制了区内油气的平面分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断裂沟通烃源的状况、不同期次断裂间的匹配关系以及油水分布状况,认为盐下地区自西向东存在7个较大的断裂带,它们构成区内7个油气运移的主通道。围绕油气运移主通道区域是油气富集区域,两个主通道之间、离开主通道较远的区域油气相对欠富集,出现水层的几率较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第1章 引言  10-18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0-14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2.2 塔河油田研究现状  12-14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15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6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17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或成果  17-18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18-23
  2.1 地层发育概况  18-19
  2.2 构造演化特征  19-22
  2.3 断裂发育特征  22-23
第3章 储层特征  23-33
  3.1 储渗空间类型  23-24
  3.2 储层类型  24-25
  3.3 储层发育展布特征  25-33
    3.3.1 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发育展布特征  25-26
    3.3.2 良里塔格组顶部缝孔洞型储层的发育展布特征  26-28
    3.3.3 岩溶洞穴型储层的发育展布特征  28-31
    3.3.4 沿缝溶蚀孔洞型储层的展布特征  31-33
第4章 井剖面上奥陶系油气水层综合判别  33-42
  4.1 BP 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33-34
  4.2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确定  34-35
    4.2.1 输入信息  34
    4.2.2 输出信息  34
    4.2.3 网络结构  34-35
  4.3 测井数据的预处理  35-37
    4.3.1 测井曲线资料的标准化  35-36
    4.3.2 测井曲线资料的归一化  36-37
  4.4 学习样本的选择  37
  4.5 网络模型的学习与预测  37-42
    4.5.1 网络学习  37-38
    4.5.2 网络预测  38-42
第5章 储层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42-51
  5.1 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油田水离子散点特征  42-45
  5.2 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油田水化学参数纵向、平面分布特征  45-49
    5.2.1 盐下地区奥陶系油田水水化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特征  45-47
    5.2.2 盐下地区奥陶系油田水水化学参数平面变化特征  47-49
  5.3 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油田水化学特征对断裂的响应  49-51
第6章 奥陶系储层油水关系  51-67
  6.1 油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52
    6.1.1 油井见水特征  51
    6.1.2 油井出水的影响因素  51-52
  6.2 不同断裂带油水关系  52-67
    6.2.1 AT5-S1102 断裂带油水关系  52-56
    6.2.2 TK1111X-S106-S117 断裂带油水关系  56-67
第7章 奥陶系储层流体分布规律探索  67-79
  7.1 储层流体分布特征  67-70
    7.1.1 断裂带与流体分布特征  67-69
    7.1.2 T_7~4界面构造与流体分布特征  69
    7.1.3 奥陶系不同层位与流体分布特征  69-70
  7.2 盐下地区上奥陶统的封盖作用与纵向流体分布  70-72
  7.3 塔河南部盐下奥陶系流体分布与主控因素探索  72-76
    7.3.1 塔河南部盐下奥陶系流体类型的平面分布特征  72
    7.3.2 油气充注、成藏与油气分布规律  72-74
    7.3.3 断裂暨油气运移主通道与油水分布  74-76
  7.4 塔河南部盐下奥陶系储层开发目标选择评价与部署建议  76-79
    7.4.1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奥陶系储层油气富集区带  76-78
    7.4.2 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奥陶系储层进一步开发目标区块  78-79
结论  79-81
致谢  81-82
参考文献  82-86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6

相似论文

  1. 弹性阻抗反演与流体识别技术应用研究,P631.443
  2. 基于CPMG和DE脉冲序列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研究,P631.2
  3.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4. 基于DE脉冲序列核磁共振储层流体识别方法,P631.2
  5. 时频域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P631.4
  6. 地震叠前属性及流体识别因子研究,P631.4
  7. 川西XC气田沙溪庙组测井储层评价研究,P631.8
  8. 长深1区深层流体识别及储量评价研究,P618.13
  9. 塔中卡1区块奥陶系岩溶储集体特征研究,P618.13
  10. 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刻画与流体识别,P618.13
  11. 多参数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方法研究,P618.13
  12.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储层评价与分布,P618.13
  13. 苏里格气田东部奥陶系马五段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14. 珠江口盆地东部礁滩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研究,P618.13
  15. 碳酸盐岩鲕滩型储层地震预测,P618.13
  16.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成岩作用,P618.13
  17.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P618.13
  19.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13
  20. 孤岛油田和胜坨油田聚合物驱优化控制条件研究,TE357.46
  21. 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因分析,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