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及对策研究

作 者: 姚兰兰
导 师: 李兴民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制度
分类号: F3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使各种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偏向城市,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症结。统筹城乡改革的启动,有望破解这一顽症,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但是统筹城乡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问题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公共服务未能有效供给,严重阻碍了统筹城乡的进程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发现找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认识这些缺陷的体制性原因,探索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规律,并按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规律性明确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创新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为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对策,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检索查阅文献、国家政策和报纸文件、收集各种网上数据库和统计机构等权威资料和数据,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前人的局限性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其次本论文的研究主题“统筹城乡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一个现实和新颖的话题,紧密联结国家政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采用很多统计数据和例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提出统筹城乡进程中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有效对策。论文在综合概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统筹城乡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形成和特征予以阐述,对这一供给制度引发的问题以及原因予以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有益经验,设计从公共服务导向机制、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供给财税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等几个方面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对策探索。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18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论文研究价值  11-12
    1.2.1 理论价值  11
    1.2.2 实践价值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5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2-13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15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8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5-17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7-18
第二章 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基本理论分析  18-24
  2.1 统筹城乡几个基本概念界定  18-21
    2.1.1 统筹城乡发展内涵  18-19
    2.1.2 公共服务概念基本界定  19-20
    2.1.3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概念及其内涵  20
    2.1.4 统筹城乡进程中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意义  20-21
  2.2 统筹城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基本理论  21-24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1-22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2.2.3 梯度转移理论  22-24
第三章 我国统筹城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历史变迁  24-30
  3.1 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公共服务供给制度(1958 年-1978 年)  24-26
    3.1.1 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24-25
    3.1.2 公共服务供给筹资制度:制度内筹资与制度外筹资两种筹资渠道  25-26
    3.1.3 人民公社是农村公共服务唯一的供给主体  26
  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公共服务供给制度(1978 年-2003 年)  26-28
    3.2.1 公共服务供给的筹资对象发生变化  26-27
    3.2.2 公共服务供给的筹资方式发生变化  27-28
  3.3 农村税费改革后公共服务供给制度(2003 年-至今)  28-30
第四章 统筹城乡进程中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及原因分析  30-41
  4.1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态势  30-31
    4.1.1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30
    4.1.2 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  30-31
    4.1.3 新的“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权改革进展顺利  31
  4.2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  31-37
    4.2.1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问题  31-34
      4.2.1.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  32
      4.2.1.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缺陷  32-34
      4.2.1.3 农村投资缺口难补  34
    4.2.2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  34-37
      4.2.2.1 诸侯式的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强化了二元结构体制  34-36
      4.2.2.2 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6-37
      4.2.2.3 城乡分立的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阻碍了统筹城乡的进程  37
  4.3 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存在原因剖析  37-41
    4.3.1 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使农民难以表达真实需求  38
    4.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错位  38-39
    4.3.3 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  39-40
    4.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40-41
第五章 发达国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与经验借鉴  41-44
  5.1 美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我国的启示  41-42
  5.2 日本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我国的启示  42-43
  5.3 挪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我国的启示  43-44
第六章 完善我国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对策  44-50
  6.1 建立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导向机制  44-45
    6.1.1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扩大农民公共服务决策参与权  44
    6.1.2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问责制”,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估制度  44-45
  6.2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一元化  45-46
  6.3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财税制度  46-47
    6.3.1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金融制度  46-47
    6.3.2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统筹城乡转移支付制度  47
      6.3.2.1 科学合理地界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47
      6.3.2.2 统筹城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7
  6.4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47-50
    6.4.1 统筹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8
    6.4.2 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弹性国民养老保障制度  48
    6.4.3 统筹城乡社会医疗制度  48-50
第七章 结论  50-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6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6-57

相似论文

  1. 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D630
  2.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研究,F323.89
  3. 重庆乡镇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630
  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及其建议,G719.2
  5. 探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F323.89
  6.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余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F327
  7. 基于城乡规划法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及方法研究,TU985
  8. S公司有机生态农业供应链建设问题研究,F324
  9.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的留守妇女问题研究,A811
  10. 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发展综合试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322.7
  11.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供给问题研究,F320
  1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研究,F301
  13. 论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F323.3
  14. 中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研究,F127
  15. A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R197.1
  16.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F320
  17. 县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研究,F320
  18. 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研究,F320
  19. 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其完善,F320
  20. 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研究,F127
  21. 城乡统筹发展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F1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