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天堂》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 者: 韩飞雪
导 师: 王新春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男权制 女性主义 独立 天堂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天堂》是托妮·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小说,同时也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即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重要的文化事件。它描绘了鲁比和女修道院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居民的生存状况。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作品表达了莫里森为被压迫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决心。第一章对小说及作者进行了简要介绍。莫里森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推至又一座高峰。《天堂》是一部内涵深刻的作品。本文是揭示其女性意识的一次尝试。第二章介绍了女性主义和主要的女性主义批评家。莫里森的《天堂》属于女性主义文学范畴,因为它关注女性的命运,并以反对男权制为己任。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目的是改变女性的被压迫地位,彻底摧毁男权制。在女人争取独立和平等的斗争中,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描述了天堂中的两极世界:鲁比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男性乐园,而修道院是一个包容兼爱的女性乐园。在鲁比,男人控制着一切,而女人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修道院是与鲁比截然不同的。修道院里的女人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她们不必担心男权制的压迫并提供帮助给那些处于困难中的人们。第四章分别介绍了鲁比女人和修道院女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的觉醒意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本章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通过对那些不幸遭遇的描述,作者向读者展示了黑人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和女人在男权制社会经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通过种种努力,修道院的女人最后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与修道院的女人相比,鲁比女人也有一定的觉醒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极其微弱的。虽然她们不满于被压迫的现状,但她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反抗男权制。鲁比女人是社会上被压迫女人的典型代表。同时这一章也展示了莫里森寻求黑人女性生存天堂的决心。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只有放弃男权制,女人才能得到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只有放弃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人们才能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的天堂。总之,《天堂》是一部典型的分析女性意识的作品。通过对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分析,本文旨在唤醒女性,为获得与男人平等的权利而奋力抗争。莫里森始终坚持关注黑人女性的命运,她从未停止为黑人女性争取权利的斗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Introduction  7-15
  1.1 Toni Morrison and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  7-9
  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Paradise  9-12
  1.3 Literature Review  12-15
2 Feminism  15-20
  2.1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Feminism and Representative Critics  15-17
  2.2 Female Consciousness  17-18
  2.3 The Deep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Feminism  18-20
3 The World of Two Poles in Paradise  20-29
  3.1 Ruby—the Male Paradise of Patriarchal Utopia  21-24
  3.2 The Convent—The Female Paradise of Forgiveness and Love  24-29
4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Paradise  29-44
  4.1 The Female Tragedy in the "Pyramid"  29-35
    4.1.1 The Convent Women—he Victims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30-32
    4.1.2 The Ruby Women—the Oppressed Group  32-35
  4.2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Self-consciousness  35-41
    4.2.1 Independent Awareness  36-40
    4.2.2 The Improvement of Women's Status  40-41
  4.3 Questing for an Earthly Paradise to Survive for Black Female  41-44
Conclusion  44-46
Notes  46-47
Bibliography  47-49
Publications during M.A Study  49-50
Acknowledgements  50-51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3.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G642.3
  4.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5. 范达娜·席瓦的发展伦理观研究,B82-0
  6. 我国高校财政独立研究,G649.2
  7.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8.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推广模式探究,TS941.2
  9. 薇尔·普鲁姆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析,B82-05
  10. 探求自我认同,寻找自我实现,I562.074
  11. 荆棘中的重生,I561.074
  12.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13.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14.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15. 我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保险赔付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922.284
  16.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922.291.91
  17. 多重分形过程性质研究,F830.91
  18.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F276.6
  19.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20. 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D926.2
  21.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D922.291.9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