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孩子们的巴赫》的叙述学分析

作 者: 李靖
导 师: 向晓红
学 校: 西华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叙述学 视角 引语 人物 情节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学犹如大洋彼岸的一块瑰宝,其独特的光辉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海伦·加纳是澳大利亚文坛上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孩子们的巴赫》被看作是澳大利亚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荣获南澳总理文学奖。该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家庭主妇雅典娜私奔,然后又回归家庭的故事,揭露了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弱小的地位,反映了女性为争取独立地位所做的努力。叙述学是一个分析文学作品的有用工具。本文立足于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话语、情节结构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孩子们的巴赫》这部小说进行深层次解读,挖掘其无穷的内在魅力。叙事视角是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视角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故事的呈现状态及读者的感受。加纳在这部小说中主要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全知视角下的叙述有利于加快叙述速度,而人物有限视角对于塑造雅典娜的性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视角的恰当运用及转化在深化主题方面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引语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叙述者介入的不同程度,引语可以分为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以及言语行为的叙述体。在本篇小说中,直接引语的恰当运用具有强烈的震撼性,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使读者彷佛身临其境,德克斯特的大男子主义、雅典娜的温柔善良及其斗争的勇气跃然于纸上。人物和情节也是小说故事的基本元素。该小说的成功还在于其饱满的人物性格和其完美的情节结构。小说中的男性虽然在对待女性表现出了专制极端的倾向,但他们并不是彻底的坏人,他们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疼爱子女,善待朋友。他们性格中的大男子主义倾向是文化的烙印。加纳塑造出来的这些“圆形”人物形象让我们意识到女性要想获得自主权必须从文化入手,铲除使其滋生的文化温床。同时,反衬原则的使用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具深意。另外,雅典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她的性格从自卑到觉醒,到自信,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升华。这样的情节是一个典型的“人物情节”。所谓的人物情节也就是人物塑造的一种过程的形式体现。一部成功的作品,其人物性格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雅典娜思想及性格的变化及发展象征着着女性在斗争的道路上所取得的小小进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2-14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
  1.2 Research Methods  12-13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13-14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4-21
  2.1 Narratology  14-19
    2.1.1 Definition and Review of Narratology  14-17
    2.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ology and Stylistics  17-19
  2.2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Children’s Bach  19-21
    2.2.1 Helen Garner and The Children’s Bach  19-20
    2.2.2 The Present Study of The Children’s Bach  20-21
Chapter Three Point of View in The Children’s Bach  21-36
  3.1 Definition of Point of View  21-22
  3.2 Classification of Point of View  22-25
  3.3 The Analysis of Point of View in The Children’s Bach  25-35
    3.3.1 The Third-person Omniscient  25-30
    3.3.2 The Third-person Limited  30-33
    3.3.3 The Narrator’s Comment  33-35
  3.4 Summary  35-36
Chapter Four Speech Analysis in The Children’s Bach  36-46
  4.1 Definition of Speech  36-37
  4.2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37-41
  4.3 The Analysis of Direct Speech in The Children’s Bach  41-45
  4.4 Summary  45-46
Chapter Five Character and Plot Analysis in The Children’s Bach  46-55
  5.1 Character Analysis in The Children’s Bach  46-51
    5.1.1 Definition of Character and its Classification  46-48
    5.1.2 “Round Character”in The Children’s Bach  48-50
    5.1.3 Contrast used in The Children’s Bach  50-51
  5.2 Plot Analysis in The Children’s Bach  51-54
    5.2.1 Definition of Plot and its Classification  51-52
    5.2.2 Plot Analysis in The Children’s Bach  52-54
  5.3 Summary  54-55
Chapter Six Conclusion  55-57
Bibliography  57-60
读硕期间学术成果  60-61
Acknowledgements  61-62

相似论文

  1.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2.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问题之微观视角,D442.6
  3. 优势视角下的上海M区世博志愿者培训研究,D632.9
  4.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G40-057
  5. 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研究(1898-1956年),B979
  6.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教育干预和探索,B844.2
  7. 新中国建立60年媒体“英模人物”报道的变迁,G212
  8.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9. 东乡族伊斯兰教历史人物研究,B968
  10. 明清时期史学与文学文献中的秦良玉形象,I206.2
  11. 饱含情感的生命与艺术之旅,J205
  12. 论酌定量刑情节,D924.13
  13. 传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14. 被害人过错研究,D925.2
  15. 基督教超血亲伦理与雨果小说的收养情节,I565.074
  16. 廊空间及其情节体验研究,TU984.18
  17. 张爱玲小说服饰的文化意蕴,I207.42
  18. 艾·巴·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I712.074
  19. 元明喜剧艺术研究,I207.3
  20. 苏州弹词徐派《三笑》文本研究,I207.3
  21. 论工笔人物画的“意象”表现,J21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