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Carnival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作 者: 岳利华
导 师: 曾虹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宠儿》 狂欢 狂欢化人物塑造 狂欢式人物行为 狂欢化的时空观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此荣耀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她的代表作。小说一经出版便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小说《宠儿》带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与《宠儿》在无形之中存在着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联系:一方面前者为分析后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后者同时也验证了狂欢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存在性。本文将系统地使用狂欢理论,从狂欢化的人物塑造,狂欢式的人物行为以及狂欢化的时空观等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并将狂欢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其中包括作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其他相关评论的回顾、以及该论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主要从小说中的狂欢化人物出发,分析狂欢精神在小说人物塑造上的体现。面对非人的统治方式,黑奴们开始自己一系列的反抗和重生,他们要求颠覆现有社会秩序,重构自己的理想国度。在挣扎重生的过程中,他们本身便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双重性和模棱两可的特征。第三章重点关注小说中出现的狂欢式行为。主要分析小说中不断上演的“加冕”和“脱冕”仪式,解读书中意味无穷的笑。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狂欢化世界感受和狂欢精神的在小说中的真实体现。一轮一轮的“脱冕”却并不意味着事实的终结,相反却预示了下一次的“加冕”和新生。黑奴们笑对生活,用笑来挑战白人统治的社会,通过笑这种戏谑嘲讽的方式来追求“反面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无疑给白人社会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给黑人以无穷的精神鼓励。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小说中狂欢化的时空观。这种狂欢化的时空观不同于正统的时空观念,它跳过了生存的规律和理智的规律,它随着人们的内心所想而发生变化。“变化”和“更新”则是其关注的重心。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宠儿》狂欢化色彩的分析和讨论,本文试图从一个更直接也更深刻的视角来揭示这部作品的积极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思想颠覆了白人正统的社会和文化秩序,解构了白人的权威地位,将黑人的声音从社会的边缘推到社会生活的中心。《宠儿》从黑人的视角出发,重新建构了与美国官方文化不同的历史,呼吁黑人平等参与的大众狂欢。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9-15
  1.1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and her works  9-12
  1.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Beloved  12-15
Chapter Two The Carnivalized Characterization in Beloved  15-34
  2.1 The spirit of subversion  18-25
  2.2 The spirit of ambivalence  25-29
  2.3 The spirit of relativity  29-34
Chapter Three The Carnivalistic Acts in Beloved  34-45
  3.1 The rituals of crowning and decrowning  34-41
  3.2 Carnival laughter  41-45
Chapter Four Carnivalized Time and Space in Beloved  45-54
  4.1 The inside room  45-51
  4.2 Turning points  51-54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4-58
Acknowledgements  58-59
Bibliography  59-62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63

相似论文

  1. “山寨”文化传播内容研究,G122
  2.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3. 狂欢视野下的民间小戏,J825
  4. 康拉德小说中狂欢化人物的解析,I561
  5. 论《秀拉》中的狂欢化人物与精神,I712
  6. 解构历史话语,重构历史事实,I712
  7. 从加冕到脱冕,I561
  8. 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J905
  9. 儿童的确立,I207.8
  10. 真实的黑人经历:解读《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I712
  11. 《宠儿》的文化诗学解读,I712.074
  12. 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I207.3
  13. 广西融水良双闹鱼节调查与研究,K892.4
  14. 权力交织的场域,I207.42
  15. 《拍卖第四十九批》的对话性研究,I712
  16. 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狂欢精神,I313
  17. 狂欢中的新生,I712
  18. 童话的狂欢—唐·巴塞尔姆《白雪公主》的巴赫金式解读,I712.074
  19. 狂欢与对话,I712.074
  20.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影视作品风格研究,J905
  21. 巴别尔小说狂欢化因素初探,I5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