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原性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辨治规律研究

作 者: 吴凡
导 师: 程良斌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慢性梗阻性黄疸与肝脾肿大,晚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与门脉高压等征象。PBC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已知是一种免疫调节紊乱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免疫机制、感染因素及化学物质等。PBC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最先被研究并应用,但各种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肯定,或不良反应明显,尤其是激素类药物长期应用会加重患者的骨质疏松,临床一般较少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PBC的唯一有效药物,但UDCA能否可以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及对肝移植的需求尚有不同的观点。肝移植是进展期PBC的首选疗法,但由于肝源、经费、排异反应等各种因素,限制其移植的临床应用,且移植后的肝脏无一幸免的会再次出现PBC,抗线粒体抗体(AMA)的效价会上升。患者也会出现PBC的相关症状。约10%的患者会需要第二次肝移植。中医药治疗PBC,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目前中医药对PBC的总体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国内中医药工作者对PBC进行了不少的阐发,但其观点尚不统一。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我们收集湖北省中医院2006.11-2009.12住院的63例PBC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3例病人西医全部予UDCA治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以及各个证型间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以探究PBC的中医药辨治规律,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中医药对PBC的进一步认识打下基础。方法:(1) 63病例,入院时详细问诊,做详细的体检,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自身免疫性肝病全套,免疫球蛋白,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肝胆脾彩超(必要时进一步做CT检查)。(2)治疗上,全部病例西医予UDCA口服,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在治疗过程中,依据其临床症状的变化,中药随证加减。(3)出院时,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并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项目。将以上病人资料收集汇总,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应用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17.0以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以及各个证型间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显著性差异界限。结果:(1)一般资料63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49例(77.8%),男性患者14例(22.2%),男女患者之比为2:7;年龄最小的为29岁,年龄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57岁;发现该病时的病程1月~14年,中位数2年,平均住院天数15天。(2)中医证型分布通过辨证论治,中医证型的分布依次为肝郁脾虚28例(44.4%),湿热蕴结型12例(19.0%),湿滞血瘀型10例(15.9%),肝肾阴虚型8例(12.7%),脾肾阳虚型3例(4.8%),脾阳不振型2例(3.2%)。(3)主要症状体征的分布及改善情况主要症状为:乏力(*),尿黄(*),纳差(*),腹胀(*),皮肤瘙痒,,右上腹痛(*),睡眠差;主要体征为:皮肤粘膜黄染,腹部移动性浊音(*),脾大,肝掌,双下肢水肿(*),肝大,腹部压痛。治疗前后比较,*P<0.05。(4)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对比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ALT(*),AST(*),r-GT,ALP,TBIL,IBIL,A,G,Tch。治疗前后比较,*P<0.05。(5)各个证型间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湿热蕴结型以尿黄最为常见,乏力,腹胀,纳差,皮肤瘙痒在各个证型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脾肾阳虚型以腹部移动性浊音为多见,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湿滞血淤型和肝肾阴虚型皮肤巩膜黄染出现频率比较高;脾阳不振型由于病例数较少,尚未观察到有意义的结论。湿热蕴结型肝功能损害较其他证型明显。结论(1)PBC以女性患者多见,本课题收集的病例,男女患者比例为2:7,且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2)PBC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有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湿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脾阳不振型。(3)PBC患者,西医通过UDCA,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有较大改善。(4)湿热蕴结型以尿黄最为常见,乏力,腹胀,纳差,皮肤瘙痒在各个证型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脾肾阳虚型体征以腹部移动性浊音为多见,肝郁脾虚型,湿热蕴结型,湿滞血淤型和肝肾阴虚型皮肤巩膜黄染出现频率比较高。湿热蕴结型肝功能损害较其他证型明显。(5)本实验还证实,PBC患者的AMA阳性率较高。63例病例中,AMA(+)54例(86%)。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英文缩略词表  12-13
前言  13-15
临床研究  15-28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5-17
    1.1 基本资料  15
    1.2 观察指标  15
    1.3 纳入标准  15-16
    1.4 治疗方法  16-17
    1.5 统计学方法  17
  2 结果  17-20
    2.1 年龄分布  17
    2.2 中医证型分布  17
    2.3 治疗前主要症状体征的分布  17-18
    2.4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18-19
    2.5 不同证型间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19-20
    2.6 其他  20
  3 讨论  20-28
    3.1 西医学对PBC的认识  20-23
    3.2 中医学对PBC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3-24
    3.3 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以及机制,治疗的探讨  24-26
    3.4 结语  26-28
参考文献  28-30
文献综述  30-36
致谢  36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3.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4.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中医证型临床分析,R259
  5. UDCA(优思弗)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575.5
  6. 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合成工艺及工业化设计,TQ464
  7. SARS后骨坏死非手术治疗患者7年随访研究,R681.8
  8.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75.9
  9. 卢秉久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经验,R259
  10. 张明雪教授调理脾胃防治胸痹心痛的经验总结,R249
  11. 浅谈徐艳玲教授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R249
  12. 软肝巴布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R259
  13. 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型研究,R259
  14.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与单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热证型的相关性研究,R259
  15. 基于溶出度表征的中药固体制剂质量评价研究,R283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因素分析,R259
  17. 肝细胞胆管侧膜极性分子1F9在PBC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和候选抗原的鉴定,R575.2
  18. 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尿酸(UA)、尿mALb、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R259
  19. 非糜烂性反流病辨证分型与24h食管pH及胆红素监测的相关性分析,R259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瘀证与一氧化氮的相关性研究,R259
  21. 餐后不适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