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针大陵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及血浆AngⅡ与VIP含量影响的研究

作 者: 樊展
导 师: 吴绪平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电针 大陵 氯化铯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活性肠肽 调节
分类号: R245.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被公认为常见病、多发病之首,而心律失常尤为多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其最严重的表现为猝死。针刺治疗本病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等优点。本实验采用间断注射氯化艳(CsCl)溶液的方法制作大鼠室性心动过速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心率的变化及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同时电针大陵穴及对照穴太渊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以及观察电针大陵、太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70只健康的清洁级SD大鼠,体重200g~250g,雌雄各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陵”组、“太渊”组,共4组,正常组10只,其余组各20只。采用股静脉插管间断注射氯化铯的方法制作大鼠室性心动过速模型,接通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大陵”组针刺双侧“大陵”穴,“太渊”组针刺双侧“太渊”穴,采用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通电治疗,时间5min。正常组直接心脏取血,模型组、“大陵”组、“太渊”组的大鼠中,10只观察指标为心率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另外10只在造模成功5min后心脏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中AngⅡ和VIP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股静脉间断注射CsCl造成大鼠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后,各组大鼠心率皆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陵”组在电针治疗后心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和“太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总持续时间为47.43±13.34min,“大陵”组为31.57±12.24min,“太渊”组为42.90±12.12min。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和“太渊”组比较,“大陵”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和P<0.05)。3.造模成功后大鼠血浆AngⅡ和VIP含量明显升高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太渊”组比较,“大陵”组血浆AngⅡ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P含量较模型组和“太渊”组明显升高(P<0.01和P<0.05)。结论:电针大陵可明显减慢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同时缩短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表明电针大陵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模型大鼠血浆AngⅡ含量显著升高、VIP含量显著降低,表明AngⅡ与VIP参与了室性心动过速的病理过程;大陵组大鼠血浆AngⅡ、VIP含量较模型组和太渊组均显著接近于正常值水平,表明电针大陵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血浆AngⅡ、VIP含量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缩略词表  8-9
前言  9-11
材料与方法  11-17
  1 实验材料  11-12
  2 实验方法  12-17
结果  17-21
  1 电针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率的影响  17-18
  2 电针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影响  18-19
  3 电针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血浆Ang Ⅱ含量的影响  19-20
  4 电针对室性心动过速大鼠血浆VIP含量的影响  20-21
讨论  21-32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24
  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4-27
  3 取穴依据  27-28
  4 血管紧张素Ⅱ与心律失常  28-29
  5 血管活性肠肤与心律失常  29
  6 电针的调节作用  29
  7 对室性心动过速动物模型的评价  29-30
  8 课题结语与展望  30-32
参考文献  32-36
文献综述  36-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比例式气液两相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研究,V233.2
  2.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若干问题分析,TU831.6
  3. 同步电动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TM341
  4. 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B842.6
  5.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6.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7. FROV作业流程仿真技术研究,TP242
  8.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9. 基于软件行为监控的自调节方法研究与实现,TP311.5
  10. 添加钾离子对低盐度水体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S963
  11. 长期规律性运动对人体体表温度分布与变化调节的影响,G804.2
  12. 调环酸钙调控水稻小麦生长的研究,S511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12.1
  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的影响,S682.11
  15.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52.2
  16.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17. 根域限制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S663.1
  18. 枯草芽孢杆菌对基质栽培黄瓜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S642.2
  19.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20.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B842.3
  21. 高三学生自我调节数学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G633.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 穴位电流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