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疫病流行因素分析与中医疫病理论创新的研究

作 者: 孙伯欣
导 师: 吕文亮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疫病 流行因素 相关性 理论创新
分类号: R2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研究目的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在前辈学者的一些疫病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医学、史学文献等资料,对疫病流行因素、疫病防治、古代中医疫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代防病治病对古代疫病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古代医家的治疫思想及疫病防治的相关因素,探讨分析当前医学界运用疫病理论防治重大急性传染病的规律,为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重大疾病的现代防治机制提供借鉴。2、研究方法2.1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检索范围:检索维普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温病、瘟疫、温疫、疫病、传染病等病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等。所有文献收集日期为195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与中医疫病理论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文献排除标准:实验研究性文献。●资料收集内容:关于各传染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流行特点、中医对疫病的认识、证候特点、治法方药等。2.2文献研究方法1)检索查询、下载原始文献;2)阅读每篇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并粗略浏览全文,对文献进行甄别;3)将收集到的资料运用频数统计、分类的方法,按各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流行特点、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进行分析;4)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归纳。3、结论中医疫病理论体系萌芽形成于秦汉时期,成长提高于金元时期,完善成熟于明清时期。疫病流行与邪气流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并针对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如设置专门防疫机构、定期配置防疫药物、重视赈济措施、重视城市规划和人口控制等。与此同时,不断有医家提出新理论、新观点,使中医疫病理论不断完善。而中医疫病理论的特色在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对疫病病因病机及传播途径、疫病传变规律的认识,重视抓证侯群,重视正气在疫病预防中的作用。而现代运用疫病理论指导乙脑、SARS、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正是对中医疫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全文目录


目录  3-5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10
前言  10-11
第一部分 影响古代疫病流行的因素分析及相应防疫措施  11-24
  1.影响古代疫病流行的因素  11-19
    1.1 社会因素  11-13
    1.2 自然因素  13-15
    1.3 商贸与中外流通因素  15-16
    1.4 其他因素  16-19
  2.古代防治疫病措施  19-24
    2.1 设置专门防疫机构  19-20
    2.2 定期配置防疫药物  20-21
    2.3 重视城市规划和人口控制  21
    2.4 赈济措施  21-24
第二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理论发展概述及其特色  24-39
  1.历代中医疫病理论发展概述  24-32
    1.1 疫病理论创始阶段(秦汉至隋唐时期)  24-25
    1.2 疫病理论成长提高阶段(宋金元时期)  25-27
    1.3 疫病理论完善与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27-31
    1.4 历史上疫病理论的创新  31-32
  2.中医疫病理论的特色  32-39
    2.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32-34
    2.2 对疫病病因病机及传播途径的认识  34-36
    2.3 对疫病传变规律的认识  36-37
    2.4 抓证候群  37
    2.5 重视正气在疫病预防中的作用  37-39
第三部分 运用中医疫病理论防治流行性疾病的文献分析  39-53
  1.文献研究方法与标准  39-40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39
    1.2 文献研究方法  39-40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文献分析  40-45
    2.1 中医对乙脑的认识  40-41
    2.2 流行特点  41-42
    2.3 证候特点  42-43
    2.4 治法方药  43-45
  3.中医治疗SARS文献分析  45-49
    3.1 中医对SARS的认识  45-46
    3.2 流行特点  46-47
    3.3 证候特点  47
    3.4 治法方药  47-49
  4. 2009年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  49-53
    4.1 中医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  49-50
    4.2 流行特点  50-51
    4.3 辨证论治  51-53
讨论  53-57
结语  57-58
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2.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3. 个性化检索中相似用户群的获取与更新,TP391.3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6.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7.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8. 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相关性研究,G520
  9.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10.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11.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2.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3.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剖析与游戏治疗策略设计,D669.5
  14.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15. 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N09-68和HN09-83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S852.65
  16.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1的功能研究,S436.64
  17.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8.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4.2
  19.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生化特性和分子标记及遗传模型分析,S634.3
  20. 新城疫病毒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临床观察,R735.7
  21. 兖州矿区植物波谱变异与重金属胁迫特征研究,X1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外感病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