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腺病毒疫苗rAd/E2及rAd/△E2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李小凤
导 师: 金玉怀;王永祥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同源重组 腺病毒 疫苗 基因突变
分类号: R512.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迄今全球约有1.7-2.0亿HCV感染者,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性HCV疫苗,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E2蛋白是HCV最重要的中和靶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HCV的中和抗体,但因其能与人CD81分子结合,使B细胞激活的正常信号传导通路发生变化,导致B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增殖紊乱,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而可能不适合用作疫苗的靶抗原。现已证明HCV E2蛋白中与CD81分子结合的位点包括E2蛋白的481-491及544-551位氨基酸残基,对这两个位点进行突变使之不再结合人CD81分子而仍然保持其天然构型和中和表位。故这种结构优化的HCV E2蛋白有望成为丙肝疫苗的有效靶抗原。腺病毒以其广泛的宿主范围、极高的转染效率、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且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目的蛋白的免疫应答、上调抗原提呈细胞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无插入突变性等优点,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基因转移载体。因此,本实验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包装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recombinant adenovirus E2、recombinant adenovirus△E2),并且对rAd/E2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为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1)目的基因的扩增与鉴定:以pEGFP-HCV/E1E2为模板,扩增E2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菌E.coli DH5α,提取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筛选重组子。(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E2的构建:将鉴定正确的质粒pGEM-T/E2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胶回收目的片段,并与经相同酶切的pcDNA3.0质粒载体连接。经转化、筛选、PCR和酶切鉴定,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E2。(3)突变质粒pcDNA3.0/△E2的构建:分别在HCV481-491及544-551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中随机选择预突变位点(486aa的半胱氨酸预突变为苯丙氨酸;544、545aa的脯氨酸分别预突变为亮氨酸、丙氨酸),各设计一对突变引物,然后分别以pcDNA3.0/E2为模板进行一步法PCR介导的突变反应,得到两种独立含有各自突变位点的突变质粒pcDNA3.0/△E2①、pcDNA3.0/△E2②;然后再用下段序列的突变引物,以pcDNA3.0/△E2①为模板再次进行PCR突变反应,得到上下段序列同时含有突变位点的质粒pcDNA3.0/△E2③。(4)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将pGEM-T/E2、pcDNA3.0/△E2用恰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回收纯化目的片段,并与经同样酶切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连接,经转化、筛选、PCR和酶切鉴定,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E2、pAdTrack-CMV/△E2。(5)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将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E2、pAdTrack-CMV/△E2分别用内切酶PmeⅠ线性化,利用AdEasy系统,经两步法在大肠杆菌BJ5183中与骨架载体pAdEasy-1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2、pAd/△E2。用PacⅠ酶切鉴定,将阳性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挑取阳性克隆,以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并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进行纯化。(6)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扩增:将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2、pAd/△E2分别用内切酶PacⅠ线性化,以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并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冻融法收集初代病毒液。取初代病毒液感染293细胞,进行第二轮扩增,同法进行第三、四轮大量扩增,大量收集第四代病毒液,用腺病毒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7)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待293细胞在96孔板中生长至70-80%汇合时,以不同稀释倍数的各代病毒液感染细胞,培养48h后,以GFP阳性细胞计数法测定病毒滴度(病毒滴度=荧光细胞数×病毒液的稀释倍数/病毒液量)。(8)用PCR、RT-PCR分别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同时用第三代重组腺病毒rAd/E2感染293细胞,24-48h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HCV E2的表达。(9)同法扩增并纯化本室前期构建的Ad,并测定病毒滴度。(10)用碱裂解法从转化的DH5α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pcDNA3/E2,用聚乙二醇沉淀法进行纯化。(11)动物实验:将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rAd/E2实验组、pcDNA3.0/E2阳性对照组、Ad阴性对照组和PBS空白对照组。疫苗采用股四头肌注射,其中rAd/E2组和Ad组每间隔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两次;pcDNA3.0/E2组和PBS组每间隔3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3周,每组3只小鼠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进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活性的检测。结果:(1)成功构建了质粒pGEM-T/E2,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预期值相符。(2)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E2及三种突变质粒pcDNA3.0/△E2,其中pcDNA3.0/△E2①包含的预突变位点(486aa的半胱氨酸预突变为苯丙氨酸)位于HCV 481-491aa序列中; pcDNA3.0/△E2②包含的预突变位点(544及545aa的脯氨酸分别预突变为亮氨酸、丙氨酸)位于HCV 544-551aa序列中;pcDNA3.0/△E2③同时包含上述两段序列中的突变位点。(3)成功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E2、pAdTrack-CMV/△E2,PCR鉴定及限制酶切分析证明符合预期设计。(4)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2、pAd/△E2,用PacⅠ酶切均得到约30kb的大片段和一个4.5kb的小片段。(5)成功包装并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6)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①-③初代至第四代病毒滴度分别为:2.2×104 pfu/ml、4.0×107 pfu/ml、1.0×108pfu/ml、7.5×108 pfu/ml;2.5×104 pfu/ml、1.0×107 pfu/ml、2.65×108 pfu/ml、6.0×108 pfu/ml ; 3.0×104pfu/ml、4.1×107pfu/ml、3.7×108pfu/ml、9.5×108pfu/ml ; 1.8×104pfu/ml、4.0×106pfu/ml、6.7×107pfu/ml、3.9×108pfu/ml。(7) PCR对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病毒液鉴定;RT-PCR对第三代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感染的293细胞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均检测到特异性目的条带;三代rAd/E2病毒液感染293细胞24-48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到细胞中有E2蛋白的表达。(8)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以灭活的重组腺病毒rAd/E2病毒液和刀豆蛋白A (concanavalin A,ConA)体外刺激淋巴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其中阳性对照ConA刺激时,各组均检测到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增殖,以rAd/E2病毒液刺激时,各组未见到显著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9)小鼠脾脏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以重组腺病毒感染的SP2/0作为靶细胞时,Ad/E2组、Ad组及pcDNA3.0/E2组均与PBS组有差别,Ad/E2组、Ad组与pcDNA3.0/E2组也有差别(P<0.05),但是Ad/E2组、Ad组两组无差别;以pcDNA3.0/E2转染SP2/0作为靶细胞时,各组间均无差别(P>0.05)。结论:本研究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包装重组腺病毒rAd/E2、rAd/△E2,为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研究论文 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腺病毒疫苗rAd/E2 及 rAd/△E2 的实验研究 13-66 前言 13-14 材料与方法 14-30 结果 30-34 附图 34-50 附表 50-60 讨论 60-63 参考文献 63-66 综述 66-79 致谢 79-80 个人简历 80
|
相似论文
- Let-7 microRNA在小鼠胎肺发育时期的表达检测及其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Q78
-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 溶藻弧菌噬菌体、菌影疫苗及其对对虾免疫保护性的比较研究,S945
-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S855.3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S858.31
-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 小鼠雌激素受体α重组腺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及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鉴定,R363
-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 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制造工艺及检定技术的优化,R392
- 温度影响体外培养大鼠精原细胞SCF/c-kit增殖通路及细胞周期,R698
- 医务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分析,R737.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