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作 者: 黄鹏
导 师: 徐金汉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福寿螺 生物学 产卵习性 毒力测定 四聚乙醛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福寿螺是水生农作物及水域附近旱生作物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类害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加重。笔者从2008年开始在福州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福寿螺的产卵习性、田间卵量、卵的发育、卵壳高宽、嗜食性、取食量、耐旱(饥)能力、室内种群存活率和越冬死亡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别测定了目前生产较为常用的5种药剂对不同螺龄福寿螺的毒力。结果如下:福寿螺的卵块主要分布在距水面垂直高度11~35cm之间的寄主或渠壁上(占89.2﹪)。福寿螺的产卵量随雨日和雨量增加而减少,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卵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0.006X-0.068来表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分别为14.2℃和152.16日·度。卵孵化率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2.24X-103.417表示。福寿螺的壳高与壳宽是成比例增长的,平均比值为1.32。螺龄与壳高、壳宽的关系呈逻辑斯蒂模型,回归方程Y=29.5203/(1+EXP(2.5972-0.044251X))和Y=21.9053/(1+EXP(2.4041- 0.039919X))。对10种供试食物的嗜食性测定中福寿螺对甘薯叶的嗜好性最强,对白萝卜叶的嗜好性最差。福寿螺的取食量与螺龄关系呈逻辑斯蒂模型,可用回归方程Y=3876.4840/(1+EXP(4.1493- 0.055856X))表示。福寿螺的耐旱(饥)能力随着螺龄的增加而增强。25d螺龄的螺在处理8d后,死亡率达83.3%;50d螺龄的螺在处理25d后,死亡率达76.7%;75d螺龄的螺在处理31d后,死亡率达83.3%;100d螺龄的螺在处理50d后,死亡率达86.7%;125d螺龄的螺在处理55d后,死亡率达90%。在室内饲养时,试验种群在孵化后发育的第一个月内存活率偏低,只有76.8%。饲养一个月后存活率有所上长并趋于稳定,平均为97.575%。对试验种群进行室内模拟越冬,存活率为80.2%。越冬过后存活率又重新上升并趋于稳定,平均为94.94%。在室内越冬试验中,不同大小的福寿螺的死亡率差异明显。壳高5~10cm的福寿螺死亡率为36%,壳高11~15cm的为16.33%,壳高16~25cm的为9.67%。选取5种药剂,在室内对福寿螺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可湿性粉剂中,福寿螺对45%三苯基乙酸的敏感性最强,其对20d、40d、60d、80d、100d和120d螺龄试螺的LD50值分别168.6768g/hm~2、220.9243g/hm~2、288.0803g/hm~2、359.5908g/hm~2、472.6099g/hm~2和543.6025g/hm~2。在颗粒剂中,福寿螺对6%甲奈威·四聚乙醛对福寿螺的敏感性最强。其对20d、40d、60d、80d、100d、120d螺龄试螺的LD50值分别2517.9169g/hm~2、1074.0023g/hm~2、843.2485g/hm~2、746.4958g/hm~2、794.8684g/hm~2和372.6845g/hm~2。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19
  1.1 福寿螺为害现状  11-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2.1 生境及活动规律  13
    1.2.2 生活史及产卵习性  13
    1.2.3 食性  13-14
    1.2.4 温度耐受性  14
    1.2.5 休眠  14
    1.2.6 呼吸  14
    1.2.7 扩散方式  14
    1.2.8 防治研究  14-16
  1.3 存在的问题  16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标及技术路线  16-19
2 材料与方法  19-22
  2.1 试验材料  19
    2.1.1 供试螺源  19
    2.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19
  2.2 试验方法  19-22
    2.2.1 产卵习性和产卵量调查  19
    2.2.2 温度对福寿螺卵发育历期及孵化率影响  19-20
    2.2.3 相对湿度对福寿螺卵发育历期及孵化率影响  20
    2.2.4 福寿螺螺龄与壳高、壳宽相关性测定  20
    2.2.5 福寿螺食性及食量测定  20-21
    2.2.6 不同螺龄福寿螺耐旱(饥)能力测定  21
    2.2.7 福寿螺室内种群存活率测定  21-22
    2.2.8 室内模拟越冬死亡率测定  22
    2.2.9 不同药剂对福寿螺的毒力测定  22
  2.3 数据分析  22
3 结果与分析  22-43
  3.1 福寿螺产卵部位分布特点  22-23
  3.2 降雨对福寿螺田间产卵的影响  23
  3.3 气温对福寿螺田间产卵的影响  23-26
  3.4 温度对福寿螺卵孵化率的影响  26-27
  3.5 福寿螺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27-29
    3.5.1 福寿螺卵发育历期及发育速率  27-28
    3.5.2 福寿螺卵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28-29
  3.6 相对湿度对福寿螺卵块孵化及孵化历期的影响  29-30
  3.7 壳高、壳宽与螺龄相关性  30-33
  3.8 福寿螺对不同寄主的嗜食性  33-34
  3.9 不同螺龄福寿螺取食量  34
  3.10 福寿螺耐旱(饥)力  34-36
  3.11 福寿螺室内饲养种群存活率  36-37
  3.12 室内模拟越冬死亡率  37-38
  3.13 五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毒力  38-43
    3.13.1 五种药剂不同用药量下福寿螺的死亡率  38-42
    3.13.2 五种药剂对福寿螺的LD_(50) 和毒力回归方程  42-43
4 小结与讨论  43-48
  4.1 福寿螺生物学特性  43-46
  4.2 福寿螺的药剂防治  46
  4.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6-48
参考文献  48-53
附图  53-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2.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研究,G633.91
  3.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4.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5.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6.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7. 阳山县农村中学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研究,G633.91
  8.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9.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0.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11.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12. 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N09-68和HN09-83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S852.65
  13. 山羊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6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S827
  14.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及耐寒性研究,S476.3
  15. 人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392
  16. 西宁地区硅酸盐细菌生物学特性及促生效应的研究,S144
  17. 高山被孢霉产生花生四烯酸的研究,TQ921
  18. 菊花花色嵌合体生物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S682.11
  19. 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685.99
  20. 对于系统发育谱法聚类算法的改进,TP311.13
  21. 一株番茄不孕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侵染性克隆研究,S432.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