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幼龄茶树在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作 者: 夏建冰
导 师: 齐桂年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茶树 抗旱指标 抗旱育种 差异显示PCR
分类号: S5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O. Kun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广泛。已有研究表明,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干旱是限制世界作物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6%,占耕地面积的43%。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同时,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对抗旱品种的选育将是未来品种的选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茶树品种选育主要是通过系统选育和单株选育,但是有遗传背景复杂、遗传不稳定、选育时间较长、选育盲目性较大等缺陷,同时抗旱指标的选择多是以环境性状为主。分子育种直接在分子水平选育,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筛选进行品种选育,能有效避免上述缺点。DD-PCR(差异显示PCR技术,或DDRT-PCR)有操作简便、灵敏性良好和效率较高的优点,本研究首次将技术成熟的差异显示PCR技术应用于茶树干旱环境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本实验意图将在干旱环境下有表达变化的基因片段作为以后抗旱品种研究和选育的一个筛选指标,对干旱品种的选育做出一定的贡献。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幼龄茶苗利用试剂盒提取RNA的最佳部位是嫩叶和幼根,因为积累的次生产物少,对提取到的RNA污染少,但根部RNA保存较困难,降解较快,说明应用该试剂盒提取的RNA中有其他杂质,影响根部RNA的保存。2、PCR反应时用Mixmixture的扩增效果要好于传统的Taq酶体系;电泳条件是120mv,电泳1h左右;电泳所用凝胶浓度约为1.5%分离效果较好;取材部位为嫩叶时,退火温度为45℃时,扩增条带的假阳性较低,条带的重复性较好,取材部位为幼根时,根据处理时间,应适当降低退火温度;PCR反应参数以普通PCR反应参数为对照即可。3、经过PCR反应后,发现条带有上调表达、下调表达、常量表达三种表达量的变化;发现部分条带对锚定引物有一定的兼并性:通过引物筛选,确定了进行不同研究所需要的引物组合,以幼根为材料进行试验,需要重新确定胁迫剂浓度和胁迫处理时间。4、根据测序结果可以看出,茶苗在干旱胁迫处理下,有很多基因条带表达产生变化,部分条带的变化趋势和有研究者报道的酶活变化趋势相近。5、确定应用DDRT-PCR技术在茶树抗旱分子机制的探讨中是可行的,在所选择的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幼苗上取得的较好的实验效果,可以应用该方法对其它茶树品种及不同发育期茶树品种进行相关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8
  1.1 抗性指标研究进展  11-15
  1.2 分子领域研究  15-18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8-23
  2.1 概述  18-19
  2.2 茶树抗旱育种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9-20
  2.3 本研究方法简介  20-23
3. 材料与方法  23-39
  3.1 材料  23
  3.2 所用试剂  23-27
    3.2.1 试剂盒类  23
    3.2.2 溶液配制  23-27
    3.2.3 测序公司  27
  3.3 主要仪器设备  27-28
  3.4 试验方法  28-34
    3.4.1 材料预处理  28-29
    3.4.2 材料处理  29
    3.4.3 材料RNA的提取及完整性检验  29-31
    3.4.4 逆转录RNA合成cDNA的第一链  31-32
    3.4.5 cDNA的PCR扩增  32-34
  3.5 筛选引物组合  34
  3.6 目的条带的回收  34-35
  3.7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35-36
  3.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载体的转化及检测  36-39
    3.8.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6
    3.8.2 载体的转化  36-37
    3.8.3 转化子的筛选及检测  37-39
  3.9 目的条带测序  39
4. 结果与分析  39-50
  4.1 形态变化  39-40
  4.2 RNA提取比较  40-42
    4.2.1 RNA提取效果检验  40-41
    4.2.2 胁迫剂浓度确定  41-42
  4.3 PCR相关条件探索  42-44
    4.3.1 不同胶浓度确定  42
    4.3.2 Taq酶反应体系和Mix反应体系比较  42-43
    4.3.3 退火温度的筛选  43-44
  4.4 引物筛选  44-47
    4.4.1 以叶部、根部为材料初步进行引物筛选  44-46
    4.4.2 引物筛选  46-47
  4.5 目的片段的克隆测序  47-48
  4.6 测序结果分析  48-50
5. 结论与讨论  50-55
  5.1 幼龄茶树中RNA提取  50-51
  5.2 实验方法条件的优化  51-52
    5.2.1 模板用量  51
    5.2.2 引物的改进  51-52
    5.2.3 退火温度  52
    5.2.4 PCR扩增中的其他的条件  52
  5.3 试验结果讨论  52-54
    5.3.1 引物的简并性  52-53
    5.3.2 根部RNA的降解  53
    5.3.3 和目的片段相关的研究  53-54
  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63
致谢  63-6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4

相似论文

  1. 腐殖质与茶树根区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关系研究,X173
  2. 两种苹果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学分析,Q946.5
  3. EM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研究,S646
  4. 茶籽基质育苗技术及萌发过程中营养生理研究,S571.1
  5. 茶树花精油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S571.1
  6. 几种农杆菌的耐酚性能比较与驯化研究,S571.1
  7. 盱眙县困难地植被恢复树种苗期抗旱性研究,S718.43
  8. 高茶氨酸茶树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S571.1
  9.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10.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茶园土壤、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11. 梅山与杜洛克母猪发情前期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研究,S828
  12. 水培茶树吸收铅与铜的累积特性及调控作用研究,S571.1
  13. 川西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S571.1
  14. 糜子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S516
  15. 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表型性状关联EST-SSR位点的初步鉴定,S571.1
  16. 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S571.1
  17. 受茶尺蠖取食诱导茶树基因的克隆,S435.711
  18. 我国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人为选择影响的研究,S571.1
  19.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缨小蜂间化学和色彩通讯机理研究,S435.711
  20. 茶树叶面真菌、内生真菌群落比较及其互作关系的初步研究,Q93
  21. 茶树品种间多糖组成、活性差异及低活性茶多糖的结构分析,S57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饮料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