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落叶松幼苗对不同形态氮的营养响应

作 者: 刘春娜
导 师: 郭亚芬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落叶松(Larix gmelinii)幼苗 氮素不同形态 养分 吸收 酶活性
分类号: S79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中国东北林区最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而且在北温带森林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落叶松的种植区域内气温低、冬季长,氮素矿化速度低,供氮不足常常成为落叶松生长的限制因素。本研究采用水培试验培养方法,设置有机态氮(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以及NH4+-N、NO3--N不同配比的氮素营养供给,对不同处理能够为落叶松幼苗提供的有机、矿质氮营养,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对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对落叶松幼苗根系和叶片中NR和GS氮同化酶活性等方面讲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量方面无机态氮不同配比处理,以NH4+/NO3-比值为4:0,3:1和1:1时落叶松幼苗总生物量较高;氨基酸态氮处理落叶松幼苗总生物量高于NH4+-N、缺氮处理;落叶松幼苗体内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甘氨酸>谷氨酸>硫酸铵>赖氨酸>硝酸钙>缺氮处理;加入生物抑制剂氨基酸处理总生物量、全氮量与未加入生物抑制剂氨基酸处理之间不显著。(2)在植株生长方面氨基酸态氮对落叶松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影响都显著高于硫酸铵、硝酸钙处理;加入生物抑制剂氨基酸处理的根长和植株总长度与未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对N、P、K养分吸收方面无机态氮不同配比,在完全供应N03--N时,植株体内N浓度最低,其它四个处理植株体内N浓度均较高,随着NH4+-N比例的增加落叶松幼苗体内P的浓度增高,K的浓度下降;甘氨酸、谷氨酸能够显著促进植株吸收N、P、K养分,赖氨酸对促进植株吸收NP的影响与硫酸铵等效,对促进植株吸收K的影响与硝酸钙等效,均高于硫酸铵处理;无论是否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态氮处理落叶松幼苗体内的N、P、K浓度大小均为: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且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落叶松幼苗体内N、P、K浓度与未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之间不显著。(4)对矿质氮吸收浓度方面无机态氮不同配比,幼苗吸收NH4+-N的强度以NH4+/NO3-为4:0,3:1时较高,吸收N03--N的强度以NH4+/NO3-为1:3和0:4时较高;氨基酸态氮处理,在同一取样周期内,甘氨酸、谷氨酸态氮供应NH4+-N的能力最高,赖氨酸与硫酸铵供应NH4+-N的能力等效,缺氮处理对落叶松幼苗供应NH4+-N能力最低;对NO3--N的供应能力大小为: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硫酸铵>缺氮;在同一取样周期内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落叶松幼苗吸收NH4+-N、NO3--N浓度与未加入生物抑制剂氨基酸处理之间不显著。(5)对酶活性影响方面所有处理的落叶松幼苗根系NR活性高于叶片处理,氨基酸态氮处理的落叶松幼苗根系NR活性明显低于NH4+/NO3-为1:1,1:3和0:4处理,氨基酸态氮处理的幼苗叶片中NR活性低于对照外的其它所有处理;高浓度的NH4+-N(4:0,3:1和1:1)处理条件下GS活性高,三种形态的氨基酸态氮均能促进幼苗根系和叶片GS的活性提高,但甘氨酸使根系和叶片中GS活性分别提高22.5%和24.1%,赖氨酸使二者GS的活性提高18.6%和22.9%,而谷氨酸使根系和叶片中GS活性分别提高43.1%和48.3%,叶片中GS活性在各处理中均高于根系。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落叶松能够吸收有机氮源;在甘氨酸、谷氨酸的条件下生长状况好于在赖氨酸及硫酸铵状况下的生长,明显好于在硝态氮条件下的生长。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文献综述  9-15
  1.1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特性  9-12
    1.1.1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及主要的氮同化酶  9-11
    1.1.2 氮素吸收作用下的其它养分离子的有效性及环境pH  11-12
  1.2 不同形态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13
    1.2.1 无机态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13
    1.2.2 有机态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1.3 本项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3-15
2 不同NH_4~+/NO_3~-配比对落叶松幼苗的影响  15-20
  2.1 材料与方法  15-16
    2.1.1 种子处理及培养方法  15-16
    2.1.2 研究方法  16
  2.2 结果与分析  16-19
    2.2.1 不同NH_4~+/NO_3~-配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16
    2.2.2 不同NH_4~+/NO_3~-配比对落叶松幼苗N、P、K养分吸收的影响  16-17
    2.2.3 不同NH_4~+/NO_3~-配比对落叶松幼苗吸收NH_4~+-N、NO_3~--N浓度的影响  17-18
    2.2.4 不同NH_4~+/NO_3~-配比对落叶松幼苗营养液中pH值的变化  18-19
  2.3 讨论  19
  2.4 小结  19-20
3 不同形态氮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7
  3.1 材料与方法  20
    3.1.1 种子处理及培养方法  20
    3.1.2 研究方法  20
  3.2 结果与分析  20-24
    3.2.1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0-21
    3.2.2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21-22
    3.2.3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体内N、P、K养分吸收的影响  22
    3.2.4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吸收NH_4~+-N、NO_3~--N浓度的影响  22-23
    3.2.5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营养液中pH值的变化  23-24
  3.3 讨论  24-26
  3.4 小结  26-27
4 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态氮处理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27-32
  4.1 材料与方法  27
    4.1.1 种子处理及培养方法  27
    4.1.2 研究方法  27
  4.2 结果与分析  27-30
    4.2.1 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对落叶松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7-28
    4.2.2 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28
    4.2.3 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对落叶松幼苗体内N、P、K养分吸收的影响  28-29
    4.2.4 加入生物抑制剂的氨基酸处理对落叶松幼苗吸收NH_4~+-N、NO_3~--N浓度的影响  29-30
    4.2.5 不同氮素形态对落叶松幼苗营养液中pH值的变化  30
  4.3 结果与讨论  30-31
  4.4 小结  31-32
5 矿质、有机态氮对落叶松幼苗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32-38
  5.1 材料与方法  32-33
    5.1.1 种子处理及培养方法  32
    5.1.2 研究方法  32-33
  5.2 分析  33-36
    5.2.1 不同形态氮培养的落叶松幼苗NR活性变化  33-34
    5.2.2 不同形态氮培养的落叶松幼苗GS活性变化  34-36
  5.3 讨论  36-37
    5.3.1 不同形态氮培养的落叶松幼苗NR活性变化  36
    5.3.2 不同形态氮培养的落叶松幼苗GS活性变化  36-37
  5.4 小结  37-38
6 结论  38-40
  6.1 试验结论  38-39
  6.2 下一步工作  39-40
参考文献  40-5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固定床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X701.3
  2.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3.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4.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5.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6.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7.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8.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9.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0.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11.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1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3.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14.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15.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太湖水体藻蓝素和CDOM浓度估算模型研究,X87
  16.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17.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18.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9.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20. 不同退化程度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S158
  21. 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S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落叶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