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伏季休渔条件下东海带鱼资源评估

作 者: 王垚
导 师: 徐汉祥
学 校: 浙江海洋学院
专 业: 捕捞学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带鱼 伏季休渔 东海
分类号: S9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是东海区最重要的渔获对象之一。针对东海带鱼资源日趋衰退的严峻形势,我国从1995年起,对东黄海海域实施新的伏季休渔制度。伏季休渔制度对带鱼的繁殖、带鱼幼鱼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关键的保护作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根据1990~2007年东海带鱼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以及2008~2009年东海区26°00′~35°00′N大面积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在伏季休渔条件下带鱼资源群体变动状况,探讨了东海带鱼资源的利用状况,为进一步完善伏季休渔制度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对在伏季休渔条件下东海带鱼资源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3年的伏季休渔,东海带鱼产量稳定,幼带鱼密度指数也较稳定,高龄鱼比例有所提高,最小性成熟肛长有所增大,渔获带鱼平均肛长有增大的趋势。其次,使用逆算肛长以Walford生长变换法来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结果显示: AL∞为497.9mm;K为0.332;t0为-0.465;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2.68龄,拐点体重为523.66g。总死亡系数采用FISATⅡ软件的“Length-converted catch curve”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模块估算。结果表明,总死亡系数为3.148;捕捞死亡系数为2.71;开发率为0.86。然后,利用B-H动态综合模型对东海带鱼资源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在不同的渔业条件下带鱼的最适捕捞水平。结果表明:在现行开发率E为0.86的情况下,若将带鱼的开捕年龄从当前的0.375龄增加到1龄时,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增加93.16%,当开捕年龄提高到2龄时,其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增加198.8%。最后,使用6种SR模型对东海带鱼亲体-补充量关系进行拟合,分别用AIC和BIC的方法选择最适SR模型。认为Shepherd模型更适合伏季休渔实施后带鱼亲体量和补充量的关系。Shepherd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最大补充量为68.92×10~8ind,最大补充量所需的亲体量为16.39×10~8ind,最大持续产量所需的亲体量为16.02×10~8ind,最大持续产量所需的补充量为68.74×10~8ind,最大持续产量为52.72×108ind。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22
  1.1 渔业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14-17
    1.1.1 产量模型(production models)  14-15
    1.1.2 年龄结构的模型(age-structured models)  15
    1.1.3 耗散模型(Depletion models)  15-16
    1.1.4 亲体量-补充量模型(spawn-recruitment models)  16-17
  1.2 东海带鱼资源研究现状  17-21
    1.2.1 带鱼的生长  17-18
    1.2.2 带鱼的死亡  18-19
    1.2.3 亲体-补充量的关系  19-20
    1.2.4 模型分析  20-21
  1.3 本文的研究特色  21-22
第二章 数据来源  22-24
第三章 东海带鱼资源动态分析  24-30
  3.1 渔业状况  24-25
  3.2 数量分布  25-27
  3.3 年龄组成  27-28
  3.4 肛长变化  28
  3.5 繁殖特征  28-29
  3.6 带鱼幼鱼发生量变化  29-30
第四章 东海带鱼生长参数的评估  30-36
  4.1 方法  30
  4.2 结果  30-33
    4.2.1 体重与肛长的关系  30-31
    4.2.2 带鱼生长方程  31
    4.2.3 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31-33
  4.3 讨论  33-36
第五章 东海带鱼死亡参数的评估  36-39
  5.1 方法  36
  5.2 结果  36-37
  5.3 讨论  37-39
第六章 基于B-H 动态综合模型的东海带鱼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9-43
  6.1 方法  39-40
  6.2 结果  40-43
    6.2.1 捕捞死亡系数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影响  40-41
    6.2.2 首次捕捞年龄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影响  41-42
    6.2.3 同时改变 F 和t_c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影响  42-43
第七章 东海带鱼亲体量与补充量关系的研究  43-50
  7.1 方法  43-45
    7.1.1 SR 模型的选择  43-44
    7.1.2 AIC 和 BIC、误差的选择  44-45
  7.2 结果  45-47
    7.2.1 亲体-补充量模型的选择  45-46
    7.2.2 Shepherd 模型的计算结果  46
    7.2.3 Ricker 模型的计算结果  46-47
  7.3 讨论  47-50
    7.3.1 东海带鱼亲体-补充量模型的选择  47-48
    7.3.2 伏季休渔前后东海带鱼亲体量和补充量状况比较  48-49
    7.3.3 增加亲体数量是恢复带鱼资源的关键  49-50
第八章 东海带鱼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  50-54
  8.1 东海带鱼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50-51
    8.1.1 捕捞压力过大,致使带鱼资源结构发生变化  50-51
    8.1.2 资源基础未能与产量同步好转  51
    8.1.3 伏季休渔前后损害幼鱼现象严重  51
  8.2 东海带鱼资源的管理建议  51-54
    8.2.1 控制和逐年减低捕捞强度  51-52
    8.2.2 延长“伏休”时间  52
    8.2.3 完善现有的其他渔业资源保护措施  52
    8.2.4 逐步试行 TAC 制度  52-53
    8.2.5 加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53-54
第九章 总结  54-56
参考文献  56-6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北部湾口四种中上层鱼类耳石形态学、分布、生物学及资源评估,S932.4
  2. 发酵香肠工艺研究,TS251.65
  3. 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的体外表达和抗体制备,Q946
  4. 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东海内陆架高分辨沉积记录中的应用,P736.21
  5. 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P734.2
  6. 中日东海海权之争,D993.5
  7. 中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通量研究,P734.22
  8. 黄东海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的初步研究,P734.2
  9. 东、黄海气溶胶和雨水中氨基化合物的研究,X513
  10. 东海电力公司战略管理研究,F426.61
  11. 南黄海—东海北部悬浮体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P736.21
  12. 东海黑潮区海洋锋的区域气候学效应,P732
  13. 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研究,P743.3
  14. 渤、黄、东海沉积物中硫化物的研究,P736.21
  15. 黄海、东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P734
  16. 黄、东海悬浮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化学组成研究,P734.2
  17. 近50年东海海水中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P734
  18. 黄东海大气边界层高度时空变化特征,P732.6
  19. 海水中溶解有机氮的测定方法比较及东海赤潮高发区溶解有机氮的分布特征,X832
  20. 赤潮爆发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特征的影响,X55
  21. 光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评价,S9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资源 > 水产资源保护和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