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兰铁路龙门山段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庞练
导 师: 李晓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龙门山段 邓家坪隧道 水文地质条件 岩溶水系统 涌水量预测
分类号: U45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隧道涌突水是岩溶隧道工程中最典型、最重大的地质灾害形式之一,隧道的涌突水与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对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而隧道涌水量的计算和预测是隧道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成兰铁路龙门山段为研究背景,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运用水化学及同位素分析的方法,重点讨论了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并以邓家坪隧道为例,分析了隧道的涌水段位及涌水来源,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和分段评价。通过各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成兰铁路龙门山段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段,构造复杂,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在构造作用下,地表岩溶以洼地、漏斗、落水洞为主,地下则有溶洞、暗河等存在。岩溶地下水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沿断裂带及其交汇部位、构造复合带、褶皱核部及岩溶管道系统形成地下水富集带。(2)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以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为主,含水介质按富水性可以分为强含水层、中等含水层及弱含水层。岩溶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型和HCO3型,矿化度大都小于0.5 g/L。地下水同位素分析表明区内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混合补给。(3)F8张性导水断裂对区内地下水有控制作用。区内各流域水量存在不均衡,各流域之间通过F8断裂存在水力联系。根据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区内几个岩溶大泉是F8断裂与岩溶系统综合作用形成的。以地表分水岭、断裂带、隔水地层及河流为边界,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可划分为15个二级子系统,文章着重研究了与邓家坪隧道相关的4个二级水系统的特征。(4)分析研究表明,邓家坪隧道涌突水以断裂带涌突水和岩溶涌突水两类为主,涌水来源主要是岩溶地下水以及地表雎水河水。针对邓家坪隧道特征,选用了地下径流模数法、降雨入渗系数法、地下水动力学法及评分法对隧道涌水量的进行了预测。通过所选用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比较,选择出了恰当的预测涌水量,并对隧道涌水进行了分段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前言  10-20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8
    1.2.1 隧道涌突水研究  12-15
    1.2.2 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  15-18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20
    1.3.1 研究内容  18-19
    1.3.2 技术路线  19-20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0-32
  2.1 自然地理特征  20-22
    2.1.1 地形地貌  20
    2.1.2 气象水文  20-22
  2.2 地层岩性  22-25
    2.2.1 概述  22-23
    2.2.2 碳酸盐岩特征  23-25
  2.3 地质构造  25-29
    2.3.1 区域地质构造  25-27
    2.3.2 隧址区断裂特征  27-29
  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9-30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0-32
    2.5.1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30
    2.5.2 区域水化学特征  30-32
第3章 岩溶水文地质  32-42
  3.1 岩溶发育特征  32-38
    3.1.1 岩溶形态  32-33
    3.1.2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33-38
  3.2 岩溶含水层(岩组)特征  38-41
    3.2.1 岩溶裂隙发育的强含水层(岩组)  39-40
    3.2.2 岩溶裂隙较发育的中等含水层(岩组)  40
    3.2.3 岩溶裂隙弱发育的弱含水层(岩组)  40-41
  3.3 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  41-42
第4章 岩溶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42-57
  4.1 岩溶水化学特征  42-54
    4.1.1 岩溶水化学基本特征  42-46
    4.1.2 各类水水化学特征  46-49
    4.1.3 水化学组分相关关系聚类分析  49-50
    4.1.4 岩溶地下水某些水化学参数  50-54
  4.2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54-57
    4.2.1 同位素分布特征  54-55
    4.2.2 地下水补给高程  55-57
第5章 岩溶水系统划分  57-71
  5.1 流域水均衡分析  57-59
  5.2 几个岩溶泉成因分析  59-65
  5.3 岩溶水系统划分  65-67
  5.4 岩溶水动力分带  67-71
第6章 邓家坪隧道岩溶涌突水预测及评价  71-88
  6.1 隧道工程概况  71-72
  6.2 隧道涌水段分布特征及涌水来源  72-77
  6.3 隧道涌水量预测  77-85
  6.4 隧道涌水分段评价  85-86
  6.5 隧址区地下水疏干、地表井泉枯竭、袭夺地表河水问题  86-88
结论  88-90
致谢  90-91
参考文献  91-9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6

相似论文

  1. 文山官房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涌水量预测,TD742
  2. 千米深立井防治水关键技术研究,TD745
  3. 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及注浆防水研究,U453.61
  4. 龙陵勐兴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分析,P641
  5. 基于水化学特征的相似矿区突水水源识别研究,P641.3
  6. 平煤十三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与预测,P641.2
  7. 朝川矿深部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与预测,TD742
  8. 犍为水电站坝址区渗漏水文地质条件研究,TV221.2
  9.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X143
  10.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防排水技术及防排水系统堵塞可能性研究,U453.6
  11. 基于同位素技术与灰色理论的常村矿水文地质特征研究,N941.5
  12. 山西团柏井田岩溶地下水涌水量的数值模拟及预测,TD742
  13. 郭二庄煤矿下架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研究,TD12
  14. 焦作矿区冯营矿矿井突水机理与水害防治研究,TD745
  15. 基于GIS的矿井水文地质的空间分析和预测研究,TD12
  16. 基于VB和MapObjects的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TP311.52
  17. 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TD745
  18. 南盘江坳陷油气保存条件研究,P618.13
  19. 拟建永定桥水库坝址区渗漏研究,TV223.4
  20. 大平煤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P641.2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隧道工程 > 勘测、设计与计算 > 勘测 > 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