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清时期黑河中游地区水利与环境研究
作 者: 刘亮
导 师: 侯甬坚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学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黑河中游 水利与环境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河中游地区位于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武威、金昌两市,西连酒泉地区,包括今天山丹、永昌、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受青藏高原和周围高山峻岭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但是依托祁连山区的高山冰雪融水,该地区自西汉在此地设郡开始,即大兴水利、发展农业,并在唐代、明代及清代康雍乾时期分别出现了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兴盛时期,以至于有了“金张掖”的美誉,其农业的发达可见一斑。本文选取明清这一重要的开发阶段,运用历史地理学传统的文献考证方法,挖掘正史、各种方志、游记中的资料,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历史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该时段内黑河中游地区水利的发展、灌溉制度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其与水资源短缺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中,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研究:1、该时期黑河中游地区兴修渠坝的状况。总体来讲,该地区农业开发的区域呈逐步扩展之势,相应地,农田水利逐步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加大,加之该地区夏季暴雨洪灾频发、河流自身水文特点、战争等原因,渠坝屡有兴废,从明代所谓的“二十八渠”到清代的“五十二渠”,其间的变化非常大,而这仅仅是黑河干流上的渠坝,还有数以百计的支流渠坝,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兴修渠坝的发展变化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2、清代以来,由于该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灌溉面积不断增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及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争水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发生械斗、打官司、破坏水利工程、伤人等,而春天“卡脖子”早期间尤甚,为此很早以来,当地官府就制定了一套用水、分水制度,并不断修改完善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清雍正之前虽有用水章程,但因制度不完备,加之用水矛盾已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因此效果不佳;清雍正四年(1726年)陕甘总督年羹尧制定黑河均水制度,并藉强大的军事力量实施,收到了一定效果。另外,对于明清时期的用水细则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今天的水权制度也会有借鉴意义。3、面对该地区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及渠坝屡遭冲毁的现象,部分官民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区域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农业开发的强度已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河流水量稳定性急剧变差,渠坝经常面临被冲毁的危险,对灌溉造成了致命的危害,特别是晚清时期,政局混乱,政府治理不力,在人口的巨大压力下,这样的局面愈演愈烈,呈积重难返之势。在黑河中游地区,修建渠坝本是人们解决水资源不足及河流水量不稳定问题,从而发展农业的首要措施,但是过度的开发,尤其是对森林、土地的无节制开发却造成了河流来水量更加不稳定,暴雨洪灾异常频发,水资源更加紧缺的后果,这反过来又对渠坝本身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一旦灌溉设施遭到破坏,完善的灌溉系统不复存在,环境往往也会随之恶化,这样深刻的教训值得铭记。水利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平衡关系,高效、完善的灌溉系统能维持较好的环境质量,同时较好的环境质量为发展灌溉提供了必需的条件。试想一个河流断流、风沙渐起的地方,如何发展灌溉?本文的独到之处:(1)选取一个完整流域而不是一个地貌单元作为研究区域,并进而重点对其中游地区展开研究。避开前人研究中多从封建中央政府主导的宏观政策和推行的措施入手的研究范式,而从对比明清两代黑河中游地区渠坝及灌溉面积变化这一微观问题切入;(2)无论是关于兴修渠坝的论述还是对用水制度的分析,都从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紧密关系入手,其中对草湖环境的论述是一突出创新点;(3)把对明清方志的梳理与清代奏折的筛选结合起来并进行对照,丰富了资料来源。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绪论 12-17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13 二、研究现状 13-15 三、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5-17 第一章 明清时期黑河中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 17-36 第一节 "弱水既西" 20-29 一、现代黑河中游水系分布及其水文 20-24 二、明清时期黑河中游水系及其分布 24-27 三、明清时期黑河中游草湖环境 27-29 第二节 祁连"多松柏古木" 29-31 一、现代黑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分布及其意义 29-30 二、明清时期黑河上游植被覆盖 30-31 第三节 "祁连雪水灌田尤美" 31-35 一、现代黑河流域冰川积雪分布 32-34 二、明清时期官民对"祁连积雪"的认识 34-3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35-36 第二章 明清时期黑河中游渠坝兴修状况 36-53 第一节 该时期渠坝变化情况 36-46 一、“渠”、“坝”的概念辨析 36 二、山丹县渠坝 36-39 三、张掖县渠坝 39-46 第二节 水利功臣 46-51 一、明代水利功臣 46-49 二、慕国琠及其《开垦屯田计》 49-5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51-53 第三章 明清黑河中游水利制度 53-62 第一节 陈宏谋及其《敕修渠道以广水利檄》 54-56 第二节 清代黑河中游地区的"二次分水"——以清代山丹县、甘州府为例 56-60 第三节 本章小结 60-62 第四章 环境问题的出现及部分官员的应对 62-71 第一节 苏宁阿及其认识 62-65 一、环境问题初现端倪 62-64 二、苏宁阿及其治理措施 64-65 第二节 清中后期黑河中游水环境的恶化及有识之士的努力 65-70 一、水环境的恶化 65-66 二、水案频发 66-69 三、晚清有识之士的努力 69-70 第三节 本章小结 70-71 结语 71-72 参考文献 72-75 附录一 75-79 附录二 79-83 致谢 83-84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4
|
相似论文
- 明清时期我国公私藏书楼造景艺术探析,G259.29
- 明清陕北灾荒研究,K248
- 明清陕北的学校教育研究,K248
- 文学和文化视阈下的明清女侠,I206.2
- 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K248
- 明清时期甘南藏区农牧业开发研究,K248
- 明清时期中西方在室内设计中的交流与影响,J509.1
- 中国明清时期的墨谱设计研究,J524
-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研究,F426.91
- 明清时期部分地区道地药材的方志文献研究,R282
- 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K248
- 明清河南武安商人,K248
- 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研究,J509.2
- 明清时期六盘山区自然灾害及防灾救灾研究,X43
- 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F329
- 1949-1977年间黑河中游地区绿洲化时空过程研究,X171
-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F301
- 明清地域商帮与儒学科举,K248
- 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TV213.9
- 传播与交融,K24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