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和谐视角下重庆市主城区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研究

作 者: 章征涛
导 师: 董世永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居住空间 重庆 低收入阶层
分类号: F29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0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城市化迅速提高,在城市中相应的产生了诸如: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空间分异等现象。与此同时,随着1998年后住房制度市场化进程的日趋深化,低收入阶层住房短缺等问题也开始日渐暴露,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城市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2009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趋于稳定,我国住房市场掀起了又一轮价格飙升,再次将住房矛盾推上了风头浪尖。在和谐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居住的问题,推出了保障性住房。但是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多集中安排在城市外围地区。经济和社会地位处于劣势的人群被人为的隔离出主流社会,加快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从居住空间的社会与物质属性两个角度,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人群特征以及供给空间特征,为深入认识和解决城市保障性住房居住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以及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希望藉此达到控制引导规划建设,缓解规避相关问题的目的。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以及论文框架等。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以及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对国内保障性住房相应的政策进行了梳理。第三章至第五章为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首先总结了重庆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状况,分析了现阶段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特征,首先分析了居民的人群特征以及居住空间需求,再进一步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总结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特征。第四章从政府干预机制和社会发展机制出发探讨了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的发展机制,并通过横向比较北京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指出目前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上述提出的相应问题,借鉴国际公共住房发展政策与空间布局模式,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基于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的相关发展策略,旨在改进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问题的建议,以期能改进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问题的建议。最后一章为论文总结,并对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的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0
图表目录  10-14
1 绪论  14-26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17
    1.1.1 研究背景  14-16
    1.1.2 选题意义  16-17
  1.2 研究内容  17-18
  1.3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方法  18-19
    1.3.1 研究思路  18
    1.3.2 研究方法  18-19
  1.4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9-24
    1.4.1 城市低收入阶层  19-21
    1.4.2 保障性住房  21-22
    1.4.3 居住空间  22-24
    1.4.4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  24
  1.5 论文框架  24-26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26-40
  2.1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研究综述  26-29
    2.1.1 国外部分国家及地区公共住房实践综述  26-29
    2.1.2 国内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综述  29
  2.2 居住空间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9-35
    2.2.1 国外居住空间相关理论基础  29-33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3-35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评析  35
  2.4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梳理  35-38
  2.5 本章小结  38-40
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实态研究  40-74
  3.1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  40-46
    3.1.1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变迁  40-42
    3.1.2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42-46
  3.2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基础调研情况  46-48
    3.2.1 调研范围的片区及组团划分  46-47
    3.2.2 基础调研汇总  47-48
  3.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社会属性  48-55
    3.3.1 居住人群特征  48-52
    3.3.2 人群需求特征  52-55
  3.4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物质属性  55-72
    3.4.1 宏观空间属性  55-63
    3.4.2 微观空间属性  63-68
    3.4.3 典型保障性住区实例  68-72
  3.5 本章小结  72-74
4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实态分析  74-96
  4.1 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机制  74-78
    4.1.1 政府干预机制  74-76
    4.1.2 社会发展机制  76-78
  4.2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与北京比较研究  78-84
    4.2.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实践  78-82
    4.2.2 重庆与北京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82-84
  4.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问题反思  84-90
    4.3.1 “被郊区化”加速分异  84-86
    4.3.2 空间发展结构失衡  86-88
    4.3.3 居民需求特点偏离  88
    4.3.4 社会价值观缺失  88-90
  4.4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趋势评述  90-93
    4.4.1 保障力度差值大  90-91
    4.4.2 社会发展背景  91-92
    4.4.3 危旧房改造力度大  92-93
  4.5 本章小结  93-96
5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96-130
  5.1 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发展目标与原则  96-100
    5.1.1 保障性住房空间发展目标  96-97
    5.1.2 保障性住房空间发展原则  97-99
    5.1.3 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定位  99-100
  5.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00-106
    5.2.1 完善相关住房政策  100-102
    5.2.2 建立多级供给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  102-105
    5.2.3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105-106
  5.3 注重规划编制引导  106-109
    5.3.1 增加专项规划编制  106-107
    5.3.2 协调各层次规划衔接  107-109
  5.4 改进保障性住房物质空间规划  109-121
    5.4.1 完善组团式的城市结构  109-111
    5.4.2 强化空间要素引导作用  111-117
    5.4.3 推动居住融合模式  117-121
  5.5 开发建设模式引导  121-127
    5.5.1 开发建设模式  121-125
    5.5.2 模式类型发展引导  125-127
  5.6 本章小结  127-130
6 结语  130-134
  6.1 论文总结  130-131
  6.2 论文展望  131-134
致谢  134-136
参考文献  136-140
附录  140-151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40-141
  B. 重庆保障性住房统计表(部分)  141-151
  C. 重庆主城区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适房)调查问卷  151

相似论文

  1.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2. 城郊型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探讨,S-2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642.0
  4.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5. 重庆稻田生态养鳅模式的增收效应分析,F326.4
  6. 重庆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412.6
  7. 论浦熙修重庆时期(1939-1946)通讯特征与思想基础,G219.29
  8. 兰州市市属企业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问题的研究,F293.3
  9.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0.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F224
  11. 重庆制造业发展研究,F427
  12. 重庆工业发展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研究,F427;C964.2
  13. 论“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及规制,D923;F293.3
  14. 杭州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研究,F293.3
  15. 抗战时期重庆银行业法制监管研究,D922.281
  16. 我国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法律构想,D922.181
  17.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922.181
  18. 浅析重庆市高校生态体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G807.4
  19. 重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实施,G641
  20. 重庆市马家堡小学体育创新教学实验研究,G623.8
  21. 5W模式下的重庆本土媒介研究,G219.29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管理 > 房地产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