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

作 者: 王守财
导 师: 傅强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应用数学
关键词: 金融聚集 金融集聚指数 贵州省 回归检验
分类号: F8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金融产业的全球化进程,金融产业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流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金融产业集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金融产业聚集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格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产业集聚。因此,金融产业聚集已经成为当今金融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往往是没有明显规律的,这给研究与分析带来了难度。鉴于此,本文将尝试着对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地区进行研究,找出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本文围绕金融产业聚集展开研究,通过吸收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首先对金融产业聚集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解析,指出金融产业聚集的特征。接着对金融聚集的内在动因、金融聚集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和影响金融聚集效应的因素以及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政府功能进行阐述。最后以我国西部地区贵州省各地、州、市为例,进行金融产业聚集效应的实证分析。由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偶然因素很多,所以本文主要考虑金融聚集的几个基本指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现金支出、金融机构数、金融从业人员、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保费收入),根据这些基础指标,得到贵州省各地、州、市的金融集聚指数,利用金融集聚力指数对标准化GDP指标进行回归检验;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指数与经济梯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人均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相关关系检验。结果由于多重共线性程度较高引起几个指标的系数不显著,但是剔除相关程度较高的两个指标后,其余指标与金融集聚指数有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为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贵州省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9
1 引言  9-20
  1.1 金融聚集的内涵  9-14
    1.1.1 产业集聚的内涵  9-10
    1.1.2 金融聚集的内涵  10-12
    1.1.3 金融聚集的特点  12-13
    1.1.4 产业集聚与金融聚集的比较  13-14
  1.2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4-20
    1.2.1 研究背景  14-17
    1.2.2 金融聚集的意义  17-18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8-19
    1.2.4 主要创新点  19-20
2 国内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8
  2.1 国内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理论综述  20
  2.2 国外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5
    2.2.1 金融聚集研究中地理因素的引入  20-22
    2.2.2 金融中心的研究  22-23
    2.2.3 金融产业聚集的研究  23-25
  2.3 国内对金融聚集研究的文献综述  25-28
3 金融聚集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  28-40
  3.1 金融聚集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  28-29
    3.1.1 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提高自身的生产力要素  28
    3.1.2 金融聚集为产业集聚提供资本需求  28-29
  3.2 区域金融聚集的形成  29-31
    3.2.1 区域金融聚集形成的基础  29-30
    3.2.2 金融聚集的动因促进金融聚集的形成  30-31
  3.3 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演变  31-32
  3.4 金融的高流动性有利于加快区域金融聚集  32-33
  3.5 区域金融聚集对实体经济机制研究的影响  33-40
    3.5.1 区域金融聚集效益  33-34
    3.5.2 区域金融扩散效益  34-35
    3.5.3 区域金融溢出效应  35-38
    3.5.4 金融聚集的金融功能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38-40
4 金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  40-44
  4.1 金融聚集过程的四个阶段  40-41
  4.2 金融聚集的路径依赖与体制约束  41-42
    4.2.1 金融聚集的路径依赖  41
    4.2.2 金融聚集的体制约束  41-42
  4.3 影响金融聚集的因素  42
    4.3.1 创新时机  42
    4.3.2 区域环境  42
    4.3.3 产业特征  42
    4.3.4 偶然因素  42
    4.3.5 政府支持  42
  4.4 产业集聚模式的比较  42-44
5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政府功能  44-49
  5.1 金融中心的形成  44-46
    5.1.1 金融中心的概念  44-45
    5.1.2 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  45
    5.1.3 金融中心的类型与特征  45-46
  5.2 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  46-49
    5.2.1 由政府功能形成的金融中心的特点  47
    5.2.2 政府主导功能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47-49
6 金融聚集效应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各地、州、市为例  49-63
  6.1 贵州省各地、州、市金融聚集现象  49-56
    6.1.1 贵州省各地、州、市GDP 梯度分析  49
    6.1.2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步骤  49-52
    6.1.3 贵州省各地、州、市金融聚集分析  52-56
  6.2 各地、州、市金融聚集与经济梯度形成之间的关系检验  56-63
    6.2.1 贵州省各地、州、市经济梯度主要指标  57-58
    6.2.2 金融集聚指数与经济梯度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检验  58-63
7 总结、思路与对策  63-68
  7.1 主要结论  63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64
  7.3 思路与对策  64-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1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1

相似论文

  1. 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妇女宫颈癌的HPV谱研究,R737.33
  2.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3. 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F842.6
  4. 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759.2
  5. 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执行研究,G635.1
  6. 论贵州省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F842.6
  7. 贵州省沿河县土壤及特色农产品硒锌锗调查研究,F327
  8.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贵州省失业保险制度研究,F842.6
  9. 贵州省荔波县洞穴动物及其生态学研究,Q958.1
  10. 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镉的污染现状与分析研究,X53
  11. 2050年制药工业状况预测,F426.7
  12. 贵州省部分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分析,R737.33
  13. 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F327
  14. 贵州省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与探讨,G652.4
  15. 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Q948
  16. 浅析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资源优势及发展措施,TU984.18
  17. 贵州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对策研究,G718.5
  18. 电解锰企业清洁生产及其废渣资源化制浆工艺研究,X781.1
  19. 贵州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F592.7
  20. 促进贵州省重点贫困县打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F24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