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说文解字》形声重文研究

作 者: 刘备
导 师: 朱葆华
学 校: 青岛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重文 形声重文
分类号: H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形声重文,即《说文》所收重文中的形声字。本文以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为蓝本,经逐字统计,得重文1274字,其中形声重文755字。本文以《说文》中七百多例形声重文为研究对象,从形声重文的主要类型、使用情况、与本字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多方位的考查,力求对形声重文进行全面的描写和解释。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对于《说文》形声重文的研究现状,以及《说文》形声重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归纳《说文》形声重文的主要类型,说明形声重文的使用情况。根据形声重文本字构形方式的不同,将形声重文分为三类:本字是象形字的形声重文,本字是会意字的形声重文和本字是形声字的形声重文。这三类形声重文基本上都是在本字的基础上或增加义符,或增加声符,或改换字形而构成的。形声重文在产生之后逐渐在所表示的词义方面与本字发生了差异。第三部分主要论述《说文》形声重文与本字的关系。这部分首先总起来考查《说文》重文与本字的密切联系。然后从形声重文的义符和声符两方面入手,进行分别说明。形声重文的义符的主要作用是分类区别,指明形声重文所表示的意义和造字时的取义角度等内容。形声重文的声符始终在读音上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第四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由形声重文看出汉字在字形、语音和意义方面发展变化的轨迹。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第一章 绪论  5-9
  1.1 关于形声重文  5
  1.2 《说文》形声重文的研究意义  5-7
  1.3 《说文》形声重文的研究现状  7-9
  1.4 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形声重文的类型及其使用情况  9-25
  2.1 形声重文的类型  10-18
    2.1.1 本字是象形字的形声重文  10-12
    2.1.2 本字是会意字的形声重文  12-17
    2.1.3 本字是形声字的形声重文  17-18
  2.2 形声重文的使用情况  18-25
第三章 《说文》形声重文与本字的关系  25-44
  3.1 《说文》重文与本字的关系  25-30
  3.2 《说文》形声重文与本字的关系  30-44
    3.2.1 形声重文义符与本字的关系  30-41
    3.2.2 形声重文声符与本字的关系  41-44
结论  44-47
注释  47-49
参考文献  49-5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1-52
致谢  52-53

相似论文

  1. 《说文解字注》异读字研究,H161
  2. 《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TS971
  3. 《说文解字》的字典性质及其影响,H161
  4. 《说文解字》“火、心、人”部字的语义研究,H161
  5. 《说文解字》释义考证,H161
  6. 《说文》动物部目字研究,H161
  7. 《说文解字》房屋建筑类词形义研究,H161
  8.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研究,H161
  9. 《订讹类编 续补》所涉语言文字若干条目研究,H12
  10. 与手有关部首的形义特点及字形演变规律研究,H122
  11. 关于《和名类聚抄》引用《说文解字》的考察,H36
  12. 多重文化交融下的天祝土族传统音乐研究,J607
  13. 《说文解字注》同源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H131
  14.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之异体字研究,H124.3
  15. 《五经文字》重文考,H162
  16.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说文解字》的对比研究,H161
  17. 论吴师道《战国策校注》的训诂特色,I206.2
  18. 初盛唐判文研究,I207.22
  19. 两宋风俗画研究,J212.05
  20. 《说文解字》隹类字鸟类字研究,H16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文字学 > 汉字构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