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心理韧性的幸福课程实践

作 者: 李想
导 师: 苗元江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心理韧性 幸福课程 培养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对父母患有精神病但却身心健康的儿童的研究。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不再单纯地考虑逆境或危险的即时性,他们融汇物理学、哲学、精神灵性等学说或理论,认为心理韧性是人的天赋的潜能,正是这样的潜能让个体能够追求自我实现、利他主义、拥有智慧,并与力量的灵性源头保持和谐一致。而在当下流行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教育者的幸福能力的培养等同于表扬教育,教育过程中盲目地认同学生。这种妥协以及机械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会忽视对学生自身的自觉、自省乃至自强方面的教育。幸福课程就一定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愉悦和希望,更要学会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坚忍不拔。为了修正当前这种盲目的“积极教育”,本文对幸福课程中的心理韧性培养进行了探索,注重幸福课程中的心理韧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强人格与危机意识,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积极的人。基于这种背景,笔者首先梳理心理韧性的发展脉络、总结心理韧性理论成果,然后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研究实践,最后提出自己的对于如何培养心理韧性的思考,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借鉴成功的心理韧性研究实践,以心理韧性理论和课程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如何认识韧性、获得韧性、提升韧性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设计了一套心理韧性培养课程,向学生介绍关于心理韧性的理论及观点,培养学生抵抗逆境和增强内在力量的能力,以保证他们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姿态踏入社会生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在非宗教的大环境下将心理韧性课程化,并把预防放于首位的背景下的小学以及初中的心理韧性教育寄托在心理韧性培养课程之上。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引论  8-12
  1.1 问题提出  8
  1.2 研究背景  8-9
  1.3 核心概念  9-12
    1.3.1 心理韧性  9-10
    1.3.2 幸福课程  10-11
    1.3.3 课程实践  11-12
第2章 文献综述  12-22
  2.1 心理韧性的缘起与发展  12-15
    2.1.1 早期(20世纪50——70、80年代):现象学研究  12-14
    2.1.2 中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系统研究  14
    2.1.3 深化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现场干预  14-15
  2.2 心理韧性的因素  15-17
    2.2.1 个体内部保护性因素  15-16
    2.2.2 外部保护性因素  16-17
  2.3 心理韧性的模型  17-20
    2.3.1 补偿模型  17-18
    2.3.2 挑战模型  18-19
    2.3.3 条件模型  19
    2.3.4 Kumpfer的心理韧性框架  19-20
  2.4 心理韧性研究的现代趋势  20-22
第3章 心理韧性培养实践与经验  22-32
  3.1 美国宾夕法尼亚韧性项目  22-24
  3.2 加拿大RIRO韧性指南  24-27
    3.2.1 第一部分:韧性指导  24-26
    3.2.2 第二部分:帮助儿童增强韧性  26
    3.2.3 第三部分:关于RIRO  26-27
  3.3 香港的"成长的天空计划"抗逆力辅导工作  27-28
  3.4 国内外心理韧性研究实践的经验  28-32
    3.4.1 重视预防的积极作用  28-29
    3.4.2 建立良好的外界支持系统  29-30
    3.4.3 保护学生的主动性  30
    3.4.4 完整的程序以及流程  30-31
    3.4.5 注重信念与行为间的联系  31
    3.4.6 注重经验式的学习方法  31-32
第4章 心理韧性培养实践的探索  32-44
  4.1 心理韧性培养的目标  33-35
  4.2 心理韧性培养的内容  35-44
    4.2.1 学会情绪管理  35-37
    4.2.2 运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和思维方式  37-38
    4.2.3 有效地解决问题  38-39
    4.2.4 订立目标的训练  39-40
    4.2.5 掌握社交技巧  40-41
    4.2.6 建构多样的社会支持系统  41-44
第5章 建议与总结  44-48
  5.1 对于幸福课程几点建议  44-46
    5.1.1 教学的模式  44-45
    5.1.2 教师的选择  45
    5.1.3 教学的评价  45-46
  5.2 总结  46-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2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2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4.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5. 东莞镇区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3.3
  6.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7.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8.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9.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10. 技师培养方式改革的研究,G719.2
  11.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12.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13.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14.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15.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16.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17.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18.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19.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20.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21.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