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研究

作 者: 李文军
导 师: 王继军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王东沟流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演变阶段 驱动因素 农户经济 互动策略
分类号: F32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严重失调的问题,选择典型代表区——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0余年的演变过程,探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阶段、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不同阶段农户经济变化情况,提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策略。为完善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体系提供参考,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其它相类似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选择人口、耕地、林地、人工草地、果园面积、单产、种植业纯收入、果业纯收入、工副业纯收入、畜牧业纯收入、人均纯收入11个可控变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王东沟流域20余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986年-1993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调控阶段;第Ⅱ阶段(1994年-2003年)农业商品经济建设阶段;第Ⅲ阶段(2004年-2006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初级阶段。(2)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调控阶段,粮食单产提高,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其中种植业纯收入、工副业纯收入和果园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化;在农业商品经济建设阶段,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形成果业主导产业,该阶段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果业纯收入、工副业纯收入,耕地面积大小是主要限制因素;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初级阶段,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趋于稳定,果业纯收入是该阶段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3)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由第一向第二、第三阶段转变过程中,农户通过增加物质投入、实施集约化生产,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他们的经营意识逐渐由非理性转向理性。在农户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果-农”型、“果、农-畜”型、“果、农-副”型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类型。(4)分析了王东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的战略定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模式。(5)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地方政府政策等为王东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其今后的发展中需注意: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农民工就业实行岗前培训,加强劳务输出管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全文目录


致谢  5-7
摘要  7-9
ABSTRACT  9-14
第一章 绪论  14-23
  1.1 研究背景  14-15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9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5-17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7-19
    1.2.3 述评  19
  1.3 研究意义  19-20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20-23
    1.4.1 研究目标  20
    1.4.2 研究内容  20-21
    1.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22
    1.4.4 可能创新点  22-23
第二章 王东沟流域概况  23-28
  2.1 自然概况  23-26
    2.1.1 地理位置  23
    2.1.2 地形与土地资源  23-24
    2.1.3 土壤侵蚀特征  24-25
    2.1.4 土壤  25
    2.1.5 气象水文  25-26
  2.2 社会经济概况  26-28
    2.2.1 农业土地利用  26
    2.2.2 农业产业结构  26-27
    2.2.3 农民经济收入变化  27-28
第三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阶段的划分  28-39
  3.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历程回顾  28-29
  3.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的聚类分析  29-33
    3.2.1 聚类方法  29-32
    3.2.2 聚类结果  32-33
  3.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各阶段特征  33-38
    3.3.1 三个阶段总体特征  33-34
    3.3.2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  34-35
    3.3.3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35-37
    3.3.4 农民生活状况变化  37-38
  3.4 各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  38-39
    3.4.1 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基础  38
    3.4.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不断复杂化  38-39
第四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个演变阶段驱动因素分析  39-46
  4.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的研究方法  39-41
    4.1.1 通径分析方法  39
    4.1.2 决策系数  39-41
  4.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驱动因素的确定  41-44
    4.2.1 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41-42
    4.2.2 不同阶段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42-44
  4.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  44-46
    4.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基础  44
    4.3.2 经济需求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驱动力  44-45
    4.3.3 政府政策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制动力  45-46
第五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个演变阶段农户经济分析  46-54
  5.1 不同发展阶段农户收入变化情况  46-49
  5.2 农户经营方式变化  49-52
    5.2.1 物质投入变化  49-50
    5.2.2 集约化程度  50-51
    5.2.3 农户经营行为转变  51-52
  5.3 农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2-54
    5.3.1 “果- 农”型  52
    5.3.2 “果、农- 畜”型  52-53
    5.3.3 “果、农- 副”型  53-54
第六章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策略  54-62
  6.1 王东沟流域持续发展战略定位  54-55
    6.1.1 战略目标  54
    6.1.2 战略重点  54-55
    6.1.3 战略模式  55
  6.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未来变动趋势预测  55-58
    6.2.1 灰色系统GM ( 1,1 )预测模型  55-56
    6.2.2 各土地类型GM ( 1,1) 模型及结果分析  56-58
    6.2.3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58
  6.3 发展机遇与挑战  58-60
    6.3.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机遇  58-59
    6.3.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59-60
  6.4 政策与建议  60-62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62-65
  7.1 结论  62-63
  7.2 讨论  63-65
    7.2.1 启示  63-64
    7.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4-65
参考文献  65-70
个人简历  70

相似论文

  1.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2. 创业板IPO价格驱动因素实证研究,F224
  3. 我国零售业顾客忠诚驱动因素实证研究,F721
  4. 网购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F724.6
  5. 新兴旅游目的地成长驱动因素及其成长模式研究,F592
  6. 秦皇岛旅游业创业活动绩效及其驱动因素研究,F224
  7.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F275.5
  8. 中国制造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F424
  9.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F301
  10.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F323.22
  11. EVA理论及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运用,F832.2
  12. 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F276.44
  13. 西盟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研究,F327.8
  14. 南方丘陵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F323.22
  15. 基于RS和GIS的辽宁省海岸线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P208;P237
  16. 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研究,S714
  17.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研究,F270
  18. EVA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9. SNS(社交网站)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F49;F224
  20. 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F592.7
  21. 基于LEG模型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F426.4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