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作 者: 张钰
导 师: 李并成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学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环境效应 历史地理
分类号: X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导致地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以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研究视角对明晰各历史时期人地互动及其变迁规律大有裨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提出把过去300年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面貌列为重点研究的问题。特别是1999年,在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起草的《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预研究报告列出了五个研究重点,明确地将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列入其中。这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历史地理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此后围绕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河西走廊地处祖国大陆腹地,曾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走廊文明。然而明清以降,人们对土地资源肆意开发利用,并且日益演化为一系列生态问题,由于这些生态隐患得不到根治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化,而这正是酿成今天河西走廊成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本文即着眼于此,阐释了清代人们对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因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认为今天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莫大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期望对今天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治理有所启示。全文共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其余共五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明确了河西走廊的区域属性,阐明土地利用开发的自然基础和人文环境。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垦殖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并揭示由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绿洲等土地覆被的影响。同时,该部分还分析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人文驱动因子和自然制约因素。第三部分阐释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植被惨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剧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总结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失调的问题;其次,鉴往知来,从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6
  一、研究现状  8-13
  二、选题原由及选题意义  13-16
第二章 河西走廊的区域特征  16-24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  16-21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  16
    二、地质与地貌  16-17
    三、水资源特征  17-18
    四、气候特征  18-19
    五、土地资源  19-20
    六、土壤与植被  20-21
  第二节 清代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特征  21-24
    一、清代河西走廊行政建制  21
    二、清代河西走廊的民族分布  21-22
    三、清代河西地区的商业  22-24
第三章 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24-38
  第一节 土地垦殖数量的变化  24-28
  第二节 清代河西走廊的土地利用类型  28-35
    一、农业耕地  29-31
    二、牧地  31-33
    三、林地——破坏大于养护  33-35
  第三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覆被的影响  35-38
    一、森林分布面积退缩  35
    二、绿洲转移  35-36
    三、土地沙化加剧  36-38
第四章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  38-48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  38-45
    一、水利灌溉技术的进步  38-40
    二、政府政策的推动  40-42
    三、人口的变化  42-43
    四、战争的影响  43-4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自然限制因素  45-48
    一、地形  45
    二、自然灾害  45-46
    三、水源  46-47
    四、气候  47-48
第五章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  48-52
  一、自然植被惨遭破坏  48-49
  二、土地沙化严重  49-50
  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50-52
第六章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  52-55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2-53
  二、借鉴意义  53-55
参考文献  55-59
后记  59

相似论文

  1.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F205
  2. 河西走廊沙尘暴分布特征及春季区域性强沙尘暴个例研究,P445.4
  3.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研究-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分析,F832.6
  4.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F224
  5. 基于碳排放视角的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F205;F224
  6.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7. 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环境效应研究,F224
  8. 煤矿开采沉陷的环境效应和生态修复技术,X171.4
  9. 广东省FDI与环境污染相关性的实证分析,F832.6
  10.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模式研究,F327
  11. 昆明城市环境下附加应力场效应研究,TU195
  12. 城市过街地道设计施工关键问题研究,TU921
  13. 河西走廊草原畜牧业主要生产模式优化研究,F326.3
  14. 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K225
  15. 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F205;F224
  16. 河西走廊地区早—中三叠世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P318.4
  17. 秸秆直填槽式栽培环境效应及其对甜椒、番茄生长的影响,S641.2
  18.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F301
  19. 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F752.62
  20. 清至民国时期固原地区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F301
  21. 宁波市产业结构演变及效应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