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模式研究

作 者: 王小鹏
导 师: 赵成章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农业结构 优化模式 多目标回归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该项战略调整的基础。实行农业生产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受气象、季节和生物生长周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较工业生产结构更为复杂。因此,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评价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农业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撑下,结合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现状,以民勤、肃州、甘州、民乐作为研究样区,应用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变化系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区域、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分析,并引入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概念作为产业系统结构稳定性度量指标,对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合理性实现了定量评价;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河西走廊当前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根据河西走廊研究样区农业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结构优化模型,将体现不同调整策略的控制参数输入模型,应用LINGO最优化软件编写程序求解出相应的优化调整方案。该研究在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和调整问题进行科学地、系统地研究基础上,寻求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研究区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对当前研究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以及切实推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09年研究内部研究样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都比较高,河西走廊内部农业具有很大程度的趋同性,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地域环境、资源享赋、农业生产条件较为相似;研究区2003-2009年的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变动系数均低于0.4,除个别年份个别研究样区外,农业产业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变化不大,但在整个时间序列上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变化波动较大,产业结构不稳定;河西走廊民勤地区产业结构系统熵值呈现降低态势,肃州、民乐、甘州产业结构系统熵值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尤其肃州、甘州熵值变动幅度较大,其说明肃州、甘州农业产业系统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大,而民勤反之。总之认为,肃州、甘州农业产业中,种植业尤其是制种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种植业在农业产值占有较大比重,而其他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失衡。(2)研究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满足外界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尤其是粮食安全、制种产业、蔬菜产业稳定供给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当地的现代畜牧业,适度地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然而,地域资源禀赋的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不同研究样区农业结构的优化更需要在实际改革中不断调整,最终趋向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区农业发展,需要利用河西走廊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发挥畜牧业对其他产业的强拉动作用,整体规划,协调发展。在种植业内部,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饲粮作物,适当压缩粮食种植比例重点发展畜牧业,优化畜禽结构,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养殖规模,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效益。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引言  11-22
  1 选题背景  11-12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6
    2.1 国外研究进展  12-13
    2.2 国内研究进展  13-15
    2.3 小结  15-16
  3 理论基础与方法  16-19
    3.1 理论基础  16-19
    3.2 研究方法  19
  4 技术路线  19-22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2-25
  1 研究区概况  22-25
    1.1 民勤县域概况  22-23
    1.2 肃州区概况  23-24
    1.3 甘州区概况  24
    1.4 民乐县  24-25
第三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特征变迁及其结构优化  25-31
  1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变迁特征  25-31
    1.1 农业产值比重  25-26
    1.2 区域内农业结构相似系数  26-31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31-53
  4.1 系统边界及决策变量的选择  32
  4.2 主要辅助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定  32-38
    4.2.1 研究区人口及农村人口增长预测数学模型  32-33
    4.2.2 消费需求预测  33
    4.2.3 种植业、畜牧业主要参数确定  33-35
    4.2.4 土壤氮、磷、钾元素循环及有机质平衡模型  35-38
    4.2.5 渔业和林业有关数据  38
  4.3 建立多目标体系  38-39
    4.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目标  38
    4.3.2.各产业总的纯收益目标  38-39
    4.3.3.主要农产品总产量目标  39
  4.4 构建约束条件  39-42
    4.4.1 资源约束  39-40
    4.4.2 社会需求约束  40-41
    4.4.3 生态平衡约束  41-42
    4.4.4 其他约束条件  42
  4.5 模型运算与结果预测  42-50
    4.5.1 加权求和算法  42-43
    4.5.2 各方案主要参数确定  43
    4.5.3 农业结构优化  43-48
    4.5.4 优化结果分析  48-50
  4.6 对策建议  50-53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附录  57-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河西走廊沙尘暴分布特征及春季区域性强沙尘暴个例研究,P445.4
  2. 明代河西走廊的民族构成及其发展变化,K248
  3. 河西走廊草原畜牧业主要生产模式优化研究,F326.3
  4. 河西走廊地区早—中三叠世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P318.4
  5.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F301
  6. 崇阳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F327
  7. 宁夏黄河灌区农业结构与农田退水水质关系的研究,X52
  8. 清代康雍乾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研究,K249
  9.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结构调整研究,F327
  10. 陕西省长武县与西藏日喀则市生态农业建设对比研究,S181
  11. 基于生态旅游视角的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12. 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水土资源匹配结构及其利用模式研究,S152.7
  13. 民勤一次特强沙尘暴特征及地形对其影响的数值分析,P445.4
  14. 甘肃省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流行病学研究,R764.43
  15. 幽门螺杆菌L型体外诱导;河西走廊中段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57
  16. 河西走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与产业化研究,F327
  17. 河西走廊传统生土民居生态经验及再生设计研究,TU241.5
  18. 基于SIMETAW模型的河西走廊地区主要作物蒸散量研究,S311
  19. 几种农作物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S156.44
  20. 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127
  21. 河西走廊原产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酿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分析,TS26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