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时代婆媳关系变迁研究

作 者: 左志香
导 师: 郑丹丹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婆媳关系 社会变迁 恶婆婆 社会建构 话语权
分类号: C913.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封建社会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强有力地保障了婆婆的权益,造就了现实中婆婆的强势与媳妇的弱势。伴随着社会变迁,女性地位不断提升,婆媳关系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特征,比如网络社会背景下的婆媳关系变迁,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近年来,众多门户网站开设“婆媳关系”栏目,以“恶婆婆吃了媳妇全家”为代表的大量婆媳贴塑造出大批“恶婆婆”形象,使“恶婆婆”现象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众多关注。面对这一新的社会现象,本研究抛开实际上的婆媳关系到底如何这一问题,以搜狐社区“婆媳关系”论坛为观察对象,通过对该论坛婆媳贴的分析,着重探讨了网络恶婆婆的建构过程以及背后所折射的权力关系,并试图借此透视家庭及代际关系的变迁。本研究运用了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社会建构论为基本立场,通过对搜狐社区“婆媳关系”论坛婆媳帖的分析,归纳出网络社区“恶婆婆”形象建构的诸多要素,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典型事件描述、情境假设、重复与强化、自我弱者化等。这样,在网络社会,由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一个个“恶婆婆”被鲜活地塑造出来,形成了网络“恶婆婆”群体,并被凸显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同时,本文认为,“恶婆婆”群体的塑造,有可能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另一种社会变迁:婆媳关系中婆婆的日落西山,代际关系中的子代夺权。具体说来,这种变迁的机制包括婆媳话语权的潜在转移,媳妇群体对网络阵地的掌控。“恶婆婆”作为一个群体被污名化,舆论出现一边倒的情势,婆婆群体呈现失语状况——这些都实际上已经折射出老年人群体在这个网络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导言  8-15
  1.1 问题的提出  8
  1.2 文献综述  8-12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  12-15
2 网络婆媳关系—“恶婆婆”现象  15-19
  2.1 网络“恶婆婆”现象  15
  2.2 搜狐社区“婆媳关系”论坛概况  15-19
3 网络社区“恶婆婆”形象建构的要素  19-42
  3.1 语言文字  19-21
  3.2 典型事件描述  21-26
  3.3 情境假设  26-31
  3.4 重复与强化  31-38
  3.5 自我弱者化  38-42
4 变迁中的婆媳关系——“恶婆婆”现象的背后逻辑  42-49
  4.1 虚拟的媳妇共同体  42-43
  4.2 理想化的婆婆期望  43-45
  4.3 婆媳的网络与现实处境  45-47
  4.4 婆媳话语权的转移  47-49
5 结论与讨论  49-51
  5.1 结论  49
  5.2 讨论  49-51
致谢  51-53
参考文献  53-58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58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昨天能自然到今天吗—教育引领,G629.2
  3.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4. 我国舆论生态的失衡与调适,G206
  5. 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G633.955
  6.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B846
  7.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8.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A811
  9.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构建,F299.2
  10.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C912.82
  11. 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TU984.114
  12. 基于交互式模式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H319
  13. 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的婆媳关系对比研究,C913.11
  14. 网网时代婆媳关系变迁研究,C913.11
  15. 清末民初桐城社会变迁初探,K251
  16.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J952
  17. 广绣研究,J523.6
  18. 慈善救济事业与民国新疆的社会变迁,K29
  19. 共情的理论和发展,B83
  20. 论明代青花纹饰题材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K876.3
  21. 从人的发展看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D6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家庭、家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