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作 者: 张菲菲
导 师: 孙少艾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 继承 创新
分类号: D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当代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等有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科学判断,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重要升华,实现了社会发展思想的重大突破和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大飞跃。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继承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5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9-10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10-13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15-19
  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  15-17
    1.1.1 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  15
    1.1.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5-16
    1.1.3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16-17
  1.2 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内涵演变  17-19
    1.2.1 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多维变革的发展观  17
    1.2.2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7-18
    1.2.3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18-19
第二章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  19-30
  2.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探索  19-22
    2.1.1 发展道路:社会主义  19
    2.1.2 发展模式:突破苏联模式,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19-20
    2.1.3 发展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21
    2.1.4 发展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  21
    2.1.5 发展步骤:“两步走”  21-22
  2.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开创  22-25
    2.2.1 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23
    2.2.2 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
    2.2.3 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3-24
    2.2.4 发展目标: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4
    2.2.5 发展步骤:“三步走”  24-25
  2.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5-30
    2.3.1 发展途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25-26
    2.3.2 发展模式: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27
    2.3.3 发展动力:创新动力论  27
    2.3.4 发展目标:“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27-28
    2.3.5 发展步骤:新“三步走”  28-30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  30-36
  3.1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  30-33
    3.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呼唤科学发展观  30-31
    3.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31-33
  3.2 科学发展观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  33-36
    3.2.1 一脉相承的政治立场:人民利益  34
    3.2.2 一脉相承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  34-35
    3.2.3 一脉相承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5
    3.2.4 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  35-36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伟大创新  36-51
  4.1 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境界, 凸显了“以人为本”  36-42
    4.1.1 “以人为本”的历史透视  36-37
    4.1.2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特定内涵  37-38
    4.1.3 突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8-39
    4.1.4 坚持“以人为本”的对策研究  39-42
  4.2 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理念,倡导“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42-47
    4.2.1 “四位一体”的形成及其辩证关系  42-44
    4.2.2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内容  44-45
    4.2.3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  45-47
  4.3 科学发展观完善了发展思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有机统一  47-51
    4.3.1 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单纯经济增长观念的突破  47-48
    4.3.2 协调发展的原则对畸形发展观念的超越  48-49
    4.3.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急功近利发展观念的否定  49-51
结束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4
致谢  54-55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5

相似论文

  1.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2.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3.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4.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5.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6.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7.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8.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9.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10.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1.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2.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3.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4.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15.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6.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7.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8.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20.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1.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的建设 > 思想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