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析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作 者: 颜超
导 师: 赵吉林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应急管理 体制 机制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4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近年来发生的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不论是从领域、频度还是从规模等来看,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乃至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快推进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体制的构建和实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时代性新课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应急管理等相关理论成果,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绵阳实施“5·12”特大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案例,对当前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绵阳抗震救灾成功案例的基本经验是科学构建了市级指挥管理、县级责任主体、基层自救三个体制,成功创新了重大决策、信息共享、监督管理等机制,提出了应特别重视编制次生灾害、极端条件下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并就当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基础和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首先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评述,对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结合绵阳“5·12”特大地震中绵阳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成功实践,指出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绵阳政府应急管理成功的基本保障,包括构建指挥管理体制以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对全局的有效领导;构建属地责任制以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自救体制以实现政府应急管理中灾民自救与自我管理等。指出构建创新高效的运行机制是绵阳政府应急管理成功的关键措施,包括创新重大决策机制、创新信息共享机制、创新监管机制等。第三部分针对当前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从提高政府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提高行政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入手,对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出了研究制定极端条件下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组建复合型的专业救援队伍等对策建议。本文贡献之处:对“5·12”大地震中绵阳市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做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与建议,为我国应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其中科学构建了市级指挥管理、县级责任主体、基层自救三个应急管理体制;并成功创新了重大决策、信息共享、监督管理等应急管理机制。本文不足之处: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本身涵盖范围很广,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仅从绵阳“5·12”特大地震中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行研究,不免缺乏普遍性。另外,本文的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言  10-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0-12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12-31
    一、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理论阐述  12-19
    二、国内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文献述评  19-23
    三、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  23-28
    四、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诱因  28-31
第二章 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绵阳市抗震救灾中的成功实践  31-42
  第一节 汶川地震救援的成功经验  31-33
  第二节 “5·12”特大地震中绵阳的受灾情况和绵阳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效果  33-35
  第三节 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绵阳市政府应急管理成功的基本保障  35-38
    一、构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责任到位、覆盖全市的指挥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对全局的有效领导  35-36
    二、构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责任主体体制,落实属地责任制,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对资源的有效整合  36-37
    三、构建乡镇、街道、社区自救体制,发挥基层组织的独特优势,实现政府应急管理中灾民自救与自我管理  37-38
  第四节 创新高效的运行机制是绵阳政府应急管理成功的关键措施  38-42
    一、创新重大决策机制,确保决策高效和对时机的准确把握  38
    二、创新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对舆论和社会稳定的切实掌控  38-39
    三、创新监管机制,确保救灾钱物发放阳光操作和清正廉洁  39-40
    四、创新动员机制,为救灾救援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提供充分保障  40-41
    五、创新重建机制,实现灾后科学重建  41-42
第三章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42-49
  第一节 国外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特点  42-43
    一、公民的危机意识较为普及  42
    二、中枢决策系统较为强大  42
    三、组织结构较为健全  42-43
    四、法律体系趋于完善  43
    五、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43
  第二节 从绵阳抗震救灾实践看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43-45
    一、对自然灾害所形成的次生灾害的预测机制有待加强  44
    二、极端条件下的应急管理预案尚不完善  44
    三、救援物资储备水平和救援装备技术水平不高  44-45
  第三节 思考与建议  45-49
    一、强化对自然灾害及其所形成的次生灾害的预警机制,实现应急预案对次生灾害的全覆盖  45
    二、研究制定极端条件下的灾害应急预案  45-46
    三、组建复合型的救援队伍  46-47
    四、科学布局避难所和救援物资储备中心  47-48
    五、加大研制适应多种条件下的救援设备,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  48-49
参考文献  49-51
后记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4.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5.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6.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8.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9.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10.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11.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12.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3.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14.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630
  15.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6.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17.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18.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P393.02
  19.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20.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1.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