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朱元璋重典治国法律思想及实践探析

作 者: 胡婕
导 师: 邓红蕾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朱元璋 重典治国 法律文化
分类号: K24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朝建国初年,秩序混乱、国力不振,朱元璋确立“乱世用重典”的治国思路,全面加强法制建设,并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迅速实现了政局的稳定,为明朝延续其276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的法律思想包括“法当适宜”、“治乱用重典”、法贵简明稳定、刑礼并用等多方面内容,重典治国思想只是其法律思想的核心部分,且是洪武一朝的一大特色。朱元璋重典治国法律思想是其在对中国历代统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受我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影响,是与我国法家思想及重刑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体系。笔者将其概括为:为尽快扭转元末割据混乱、秩序崩坏的局面,实现明初的有序治理,而制定的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以“乱世用重典”为指导思想,以“明刑弼教”为理论基础,以重刑为手段,以治吏、治民、治富、治军为矛头指向的治国思路。重典治国思想确立后,朱元璋积极地将其付诸实践,既潜心于明初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法律的施行;既强调“以典治国”,又时出君意,带头破坏亲自编纂的律典;既宣扬出于治乱刑用重典的“不得已”,又用严刑对臣民进行疯狂镇压……明初重典治国的矛头指向重典治吏、重典治民、重典治富、重典治军,其中又以重典治吏为主要内容,明初的重典治吏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朱元璋运用重典镇压臣民,治理国家,其程度和规模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弊大于利,遗患无穷”的影响,但全面衡量明初动荡的政局,朱元璋选择重典治国之策也是情势所迫,在实施一系列措施之后,洪武一朝的经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纵观朱元璋一生的功过是非,我们仍旧要承认,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否则“洪武之治”也不可能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盛世。所以,对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尽可能予以客观、科学的评价,便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导论  9-11
第一章 朱元璋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  11-17
  一、个人的特殊经历  11-14
    (一) 成就帝王的曲折历程  11-13
    (二) 另类心理和性格剖析  13-14
  二、明初政局考察  14-17
第二章 朱元璋法律思想概述  17-20
  一、立法“当适时宜”,“当计远患”  17-18
  二、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18
  三、法贵简当、稳定  18-19
  四、重典治国  19-20
第三章 朱元璋重典治国法律思想及实践  20-38
  一、传统社会的重典治国理论  20-23
  二、朱元璋的重典治国理论体系及其特点  23-26
  三、朱元璋重典治国的法律实践  26-38
    (一) 依典治国与法外用刑  26-31
    (二) 重典治国的矛头指向  31-38
第四章 对朱元璋重典治国法律思想的评价  38-41
  一、成就了“洪武之治”  38-39
  二、制造了残酷野蛮之极致  39
  三、导致了重典之下治国无效之结局  39-41
第五章 当今法治的反思与借鉴  41-44
  一、反腐还须用重典  41-42
  二、和谐社会无法速成  42
  三、营造良好的守法氛围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42-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50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法律文化论的逻辑,D909.2
  2.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3. 法律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H315.9
  4. 从比较法律文化的视角论法律术语翻译,H315.9
  5. 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920.0
  6. 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920.4
  7. 从变法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看清朝末期的中西法律文化冲突,D909.2
  8. 法律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英汉法律术语翻译策略,H315.9
  9.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D920.0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反思与重读,D909.2
  11. 从“述听”到“视听”:媒介变革对我国法律文化的影响,D920.0
  12. 朱元璋德治思想研究,K248.1
  13. 朱元璋的重典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909.2
  14. 试析朱元璋的“重典治国”思想和政策,K248.1
  15. 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920.4
  16. 听证制度在我国地方立法中的本土化状况,D920.0
  17. 论传统法律文化的流弊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影响,D920.0
  18. 从信访看中国法律文化,D929
  19. 法律文化视角下中德厌讼与泛讼现象研究,D909.1
  20. 不可任意撤销的赠与和赠与义务履行的拒绝,D913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洪武至宣德(1368~143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