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判断研究

作 者: 武新华
导 师: 何敏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专利权 间接侵权 独立性
分类号: D92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论证专利间接侵权独立性,厘清专利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关系,明确专利间接侵权人的责任,提出建立间接侵权相关制度的建议。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法院在遇到以专利间接侵权为诉由的案件时,主要适用共同侵权的相关规定来判决。理论界也有“从属说”支持这种做法,认为间接侵权应以直接侵权实际发生为前提,适用共同侵权规定。但是,这种做法与直接侵权往往并没有发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矛盾,且共同侵权理论能否涵盖专利间接侵权也存在疑问。因此,有必要对间接侵权行为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谓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间接侵权不以直接侵权实际发生为前提而相对独立存在;二是共同侵权理论不能涵盖专利间接侵权行为。本文总共分三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第一章的任务是,通过案例引出我国司法判断中存在的关于间接侵权独立性的问题。如:间接侵权成立与直接侵权的关系是怎样的;缺乏共谋能否构成共同侵犯专利权;间接侵权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第二章的任务是分析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首先分析专利间接侵权相对独立的含义。作者认为,只要存在直接侵权的严重威胁或将对专利权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时,就可以认定间接侵权,而不必以直接侵权实际发生为前提。其次分析共同侵权理论不能涵盖间接侵权行为的问题。作者认为传统共同侵权理论在专利领域的适用扩大了连带责任的适用,损害了公众利益,破坏了专利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作者主张只有间接侵权人和直接侵权人有共同侵权的意思联络(即共同故意)时,才能构成共同侵犯专利权,否则间接侵权人就应当以单独侵权处理。第三章的任务是在承认间接侵权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各种情形下间接侵权人的责任进行判断。(1)当间接侵权人与直接侵权人有侵犯专利权的共同故意时,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2)间接侵权人与直接侵权人没有侵犯专利权的共同故意时,不构成共同侵权,间接侵权人承担补充责任;(3)当不存在直接侵权人、只有间接侵权人时,由其承担独立侵权责任。最后对我国建立间接侵权制度提出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导言  10-11
第一章 由案例引出的法律问题  11-19
  第一节 有关专利间接侵权的司法实践  11-16
    一、案例1 “磁镜式直流电弧炉”专利侵权纠纷案  11-12
    二、案例2 “缝纫机用拉布装置的安装装置”专利侵权纠纷案  12-13
    三、案例3 施耐德电气公司诉正泰集团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  13-15
    四、案例4 宋志安诉无锡锅炉厂一分厂专利侵权纠纷案  15-16
  第二节 从案例看专利间接侵权的司法判断  16-19
    一、专利间接侵权司法判断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16-17
    二、专利间接侵权案件类型分析  17-19
第二章 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分析  19-41
  第一节 专利间接侵权不以直接侵权实际发生为前提  19-32
    一、我国学界对间接侵权的两种观点:“从属说”和“独立说”  19-22
    二、发达国家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22-25
    三、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关系  25-30
    四、应当采“从属说”和“独立说”的折衷方案  30-32
  第二节 共同侵权理论不能涵盖专利间接侵权  32-38
    一、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区别  32-34
    二、“共同过错说”在专利侵权领域的不适应性  34-35
    三、意思联络在专利侵权领域的价值  35-37
    四、间接侵权人的独立侵权责任  37-38
  第三节 回应某些质疑间接侵权独立性的观点  38-41
    一、对“我国不应有适用间接侵权理论空间”观点的回应  38-39
    二、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解释的回应  39-40
    三、对“间接侵权独立性扩大专利权范围”观点的回应  40-41
第三章 专利间接侵权的责任判断与立法建议  41-49
  第一节 专利间接侵权人的责任判断  41-45
    一、对“情形一”中间接侵权人的责任判断  41-42
    二、对“情形二”中间接侵权人的责任判断  42-45
    三、对“情形三”中间接侵权人的责任判断  45
  第二节 关于间接侵权独立性的立法建议  45-49
    一、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专利间接侵权制度  46-47
    二、规定专利间接侵权是相对独立的侵权行为  47
    三、赋予专利权人“消除危险请求权”  47-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4
后记  54-55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多重分形过程性质研究,F830.91
  3. 目前美国专利法的若干议题研究,DD913
  4. 网络链接服务提供者提供链接行为的侵权认定,D923.41
  5. 深层链接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研究,D923.41
  6. 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的中外状况研究,D923.41
  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弊端及独立性研究,D925.2
  8.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F239.4
  9. 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研究,D923.41
  10. 搜索引擎侵权行为研究,D923
  11. 基因技术的专利权保护问题研究,D923.42
  1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D913
  13.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14. 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探究,D922.291.91
  15. 论网络视频分享服务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D923.41
  16. 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D923.43
  17. 论商标法上的间接侵权及其法律适用,D923.43
  18. P2P技术引起的版权侵权问题研究,D923.41
  19. 专利产品的修理、再造法律问题研究,D923.42
  20. 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923.41
  21. 专利行政执法研究,D9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知识产权 > 专利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