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张贤亮小说的性别意识

作 者: 殷宏霞
导 师: 汤哲声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男性身份 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 写作策略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和他的作品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张贤亮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也有一些缺陷,如在看待“性描写”的问题上,大多数评论者忽视了思考张贤亮作品中的性于男人和性于女人的意义是否存在不同?这种不同又是怎样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大业联系在一起的?针对张贤亮小说研究中存在的忽略性别意识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研究张贤亮小说,本论文试从“性别”这一全新的阅读视角出发,以张贤亮的小说文本作为研究的依据,来探讨他的作品的性别意识问题以及作品所渗透的男权意识。引论部分主要对张贤亮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提出了小说阅读的一种新视角——性别视角;并且将张贤亮的小说同当下的一些作品做了一个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在今天研究张贤亮还是很有必要的;正文部分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联系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来分析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男权意识;第二章以张贤亮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作家对女性特质进行了怎样的规范;第三章从“性”的角度,来探讨作家对男性特质进行了怎样的规范;第四章从张贤亮小说的写作策略入手,来分析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男权意识;结束语归纳出基本观点,唤起作家在未来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中克服男权思想,正确表现性别意识,为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呈现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从而把文学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这也正是本论文的中心论题之所在。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7
第一章 作为启蒙者的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17-26
  第一节 作家的人生经历  18-20
  第二节 新时期意识形态对张贤亮书写女性的影响  20-22
  第三节 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物的确立  22-25
  结语  25-26
第二章 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  26-34
  第一节 作为母亲存在的女性  26-30
  第二节 作为女奴存在的女性  30-32
  结语  32-34
第三章 性与政治  34-40
  第一节 建国——80 年代性写作的历史背景  34-35
  第二节 阳痿与“厌女”情结  35-37
  第三节 张贤亮与贾平凹小说性描写之比较  37-39
  结语  39-40
第四章 张贤亮小说的写作策略  40-45
  第一节 第一人称潜对话叙事与性别  40-41
  第二节 历史创伤与男性主体性  41-44
  结语  44-45
结束语  45-48
参考文献  48-51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2. 合作学习模式下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策略使用及其效果实证研究,H319
  3. 文章写作策略研究,H319
  4. 话语标记语与外语写作教学,H09
  5. 英语专业写作焦虑与写作策略的相关性研究,H319
  6. 被“淹没”的他者,I562
  7. 男性气质神话导致的悲剧,I712
  8. 田纳西·威廉姆斯笔下受父权社会戕害的男性,I712.073
  9.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研究,H319
  10.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I712
  11.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G633.41
  12. “附体”意象的文化溯源和文学解读,I711.074
  13. 现代广告中的性别叙事,F713.8
  14. “网络写长法”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策略培训研究,H319
  15. 多层面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16. “双性同体”与《奥兰多》,I561.074
  17. 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G633.3
  18. 浅论朱淑真,I207.22
  19.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D091
  20. 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类型与写作策略的相关性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