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文化翻译观看《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翻译

作 者: 张婧
导 师: 李丽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观 《人力车夫》 《骆驼祥子》 老舍 归化 异化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上翻译被认为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然而,随着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家们才认识到文化差异才是翻译最主要的障碍。作为中国现代多产作家之一的老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语言简洁生动完全得益于对北京方言的纯熟应用。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小说,在过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骆驼祥子》的英译本于1945年在纽约出版。这是一部由美国译者Evan King翻译,题为Rickshaw Boy的译本。直到1981年中国译者施晓箐的译本在北京出版,题为Camel Xiangzi。对于《骆驼祥子》英译本的研究相对比较弱,特别是从文化翻译观方面。因此本文作者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即Evan King译本和施晓箐译本从文化翻译观进行对比分析。根据Nida的观点,作者把《骆驼祥子》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分为四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和语言文化,并根据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对这四类文化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本文作者得出结论如下:总体来看,Evan King和施晓箐在整体篇章上应用了“归化”策略。但在本文所选的四个方面的文化因素处理上,从两者措词的差异可见文化处理的原则不同在局部的反映。这与译者所处的社会时代对文化输入的要求有关,也与译者所持的文化态度有关,甚至与译文读者的文化接受心理有关。作者阐明了本文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适当的翻译方法,达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作者欲与译界同仁达成以下共识:“文化”因素浓厚的文本是译者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也是译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地方。它说明“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取决于特定时代下的文化输入观在译者体验下的反映,是时代文化需要的折射。另一方面也说明译文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与否,是译者选择、处理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因素。

全文目录


Abstract  3-5
摘要  5-9
1. Introduction  9-17
  1.1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10-13
    1.1.1 Overview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10-11
    1.1.2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11-13
  1.2 The Conception and Content of Cultranslation  13-17
    1.2.1 Yang Shizhang’s View  13-15
    1.2.2 Bassnett’s View  15-17
2. Literature Review  17-28
  2.1 A Retrospection of Cultranslation  17-21
    2.1.1 Cultranslation Abroad  17-18
    2.1.2 Cultranslation in China  18-21
  2.2 A Retrospection of Luotuo Xiangzi  21-28
    2.2.1 Culture  21-22
    2.2.2 Language  22-23
    2.2.3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otuo Xiangzi  23-28
3. Lao She and His Luotuo Xiangzi  28-33
  3.1 Lao She and His Works  28-30
  3.2 Lao She’s Language Style  30-31
  3.3 The Original Text of Luotuo Xiangzi  31-33
4.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otuo Xiangzi  33-39
  4.1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van King’s Version  33
  4.2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Shi Xiaoqing’s Version  33-35
  4.3 Evan King’s Version  35-36
  4.4 Shi Xiaoqing’s Version  36-39
5.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ranslation  39-61
  5.1 Ecology-Culture  39-43
    5.1.1 Uncivilized Ecology Culture  39
    5.1.2 Civilized Ecology Culture  39-43
  5.2 Material Culture  43-49
    5.2.1 Diet Culture  43-46
    5.2.2 Costume Culture  46-48
    5.2.3 Dwelling Culture  48-49
  5.3 Custom Culture  49-53
  5.4 Linguistic Culture  53-61
    5.4.1 Appellative Words  53-55
    5.4.2 Beijing Dialect  55-57
    5.4.3 Idioms  57-61
6. Conclusion  61-63
  6.1 Shi’s and Evan Ki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61
  6.2 The Limitation  61-62
  6.3 Implications  62-63
Acknowledgements  63-64
Bibliography  64-66

相似论文

  1.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2.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3.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4. 体育新闻的异化现象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G80-05
  5.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6. 弗洛姆幸福观研究,B84-09
  7. 西方消费文化的社会学审视,C913.3
  8.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G201
  9.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10.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11. 中学教学中对网络文化异化的应对,G434
  12. 网络游戏道德问题研究,F49
  13. 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B84-06
  14. 微博在企业内部传播中的适用性研究,F272
  15. 转换机制理论与赛博空间中人的异化,G206
  16. 知识分子言说的媒介异化研究,G206
  17. 异化劳动的生态哲学批判,B03
  18. 论习语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处理,H059
  19. 萨特人的需要学说研究,B565.53
  20. 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B565.26
  21. 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