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麻纤维设计中的纹样研究

作 者: 黄文颖
导 师: 姚建平
学 校: 湖北工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麻纤维 纹样 现代 纤维艺术
分类号: J5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麻纤维是历史最悠久的天然纤维之一,它与我国纤维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中国是最早种植麻和使用麻的国度,中国人历来对麻就有着深厚的情感,由此衍生出的麻文化更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一种符号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纤维艺术中,麻纤维材料表现的是一种自然之美,不事雕琢,回归大自然的主题。它有着原始的不事掩饰的天然色泽和自然纹理,能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不自觉地引起久居城市中的人们的联想,唤起他们的想像,引领他们到大自然中畅游,舒缓他们生活的压力,使人与大自然从心理上更加接近。而纹样又是麻纤维在纤维艺术中具体的表现形式载体,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古代和现代麻纤维艺术品的纹样分析,从纹样的色彩、肌理、表现形式、纹样结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探讨现代麻纤维纹样,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以及对现代麻纤维艺术的发展进行探索。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了解纤维艺术发展的状况,并从中分析纤维艺术编织纹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的纤维艺术虽然在近几十年间迅猛的发展着,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纤维艺术家和纤维艺术佳作,得到世界纤维艺术界的一一致认同,然而我们与国际顶尖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差距并非艺术语言不够多样,艺术形式不够丰富,在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第二部分翻开历史长卷,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古代麻纤维纹样。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的惊人的智慧为人类麻纤维的设计和应用开了个漂亮的好头,的其艺术造诣令人惊叹,我们更应该吸取前人的精华,在现在麻纤维纹样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前人创造的艺术品,为自己的作品找到新的灵感和养分。第三部分对麻纤维材质特征、用途、文化特色进行综合、细致的研究,寻找其在现代纤维艺术编织中表现的可能性。第四部分将麻纤维设计中的纹样结构作为研究重点,系统的从麻纤维装饰纹样结构元素和麻纤维纹样结构中的美学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首先以现代优秀的麻纤维艺术作品的纹样为范例,分析麻纤维纹样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技巧,归纳麻纤维设计中的主要要表现方式。最后分析和展示我在研究麻纤维纹样设计中的实践创作,总结创作过程中的具体工序和心得体验。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引言  8-10
  1.1 麻纤维纹样的现状及发展  8-9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9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9-10
第2章 麻纤维艺术的纹样概况  10-16
  2.1 古代麻纤维纹样  10-14
    2.1.1 平纹麻织物  10-11
    2.1.2 平纹麻织物的高峰——夏布  11-13
    2.1.3 中国古代印花麻织品  13-14
  2.2 现代麻纤维纹样  14-16
    2.2.1 包豪斯时代纤维织物纹样  14-15
    2.2.2 现代麻纤维艺术编织纹样的特征  15-16
第3章 材料与纹样设计  16-30
  3.1 麻纤维材质的分类及综合表现  16-21
    3.1.1 文化内涵的苎麻纤维  16-17
    3.1.2 纤维皇后亚麻纤维  17-18
    3.1.3 吸湿气的大麻纤维  18-19
    3.1.4 经久耐用的黄麻、红麻纤维  19-20
    3.1.5 用途广泛的剑麻纤维  20
    3.1.6 其他麻纤维  20-21
  3.2 麻纤维纹样的审美性  21-30
    3.2.1 纹样形态美  22-25
      3.2.1.1 具象纹样  22-23
      3.2.1.2 抽象纹样  23-25
    3.2.2 麻纤维纹样的肌理美  25-26
    3.2.3 麻纤维的色彩与纹样  26-30
第4章 麻纤维设计中的纹样结构研究  30-36
  4.1 麻纤维装饰纹样结构元素  30-32
    4.1.1 直线结构  30-31
    4.1.2 波浪线结构  31-32
  4.2 麻纤维纹样结构中的美学特征  32-36
    4.2.1 秩序与节奏、变化  32
    4.2.2 静态美与动态美  32-34
    4.2.3 空间美感  34-36
第5章 麻纤维纹样表现及实践创作  36-42
  5.1 麻纤维纹样的表现  36-38
    5.1.1 拼贴表现  36-37
    5.1.2 编结表现  37-38
    5.1.3 缠绕表现  38
  5.2 麻纤维纹样的实践性创作  38-42
    5.2.1 主题创意与表现  39-40
    5.2.2 纹样的艺术性与趣味性  40-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46
附录  46-51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3.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4.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6.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7.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8. 长沙现代大学区位变化研究,G649.2
  9. 江苏食盐物流现代化方案的研究,F259.2
  10. 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TS664.01
  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2.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13. 温州市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研究,D422.6
  14.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15.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6.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17.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18.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19.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20. 庄子哲学的心理调节功能,B223.5
  21.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图案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