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EgP-29免疫小鼠的动态研究

作 者: 罗永云
导 师: 李昭宇;赵巍
学 校: 宁夏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重组抗原EgP-29 免疫保护机制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利用已完成免疫学特性鉴定的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P-29重组蛋白免疫ICR小鼠后,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动态观察免疫小鼠血清IgE、IgG及其亚类的变化规律;脾T细胞CD4+和CD8+亚群的变化;以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IL-2、IL-4、TNF-α和IL-10的变化水平;观察实验动物产生的保护力;从而阐述其保护性免疫机制,为CE疫苗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1)制备抗原及定量:用已成功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EgP-29/pET-28a/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鉴定、纯化、制备出重组抗原并定量;(2)实验动物分组:选取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既抗原接种组、佐剂+PBS组和对照组即PBS组;(3)动物免疫:实验组注射重组抗原+佐剂+PBS100μl,共三次,每次间隔两周,后两次将弗氏完全佐剂改为弗氏不完全佐剂;佐剂+PBS组采用如上注射方法,每次注射:PBS50μl+弗氏完全佐剂50μl,(后两次亦改为弗氏不完全佐剂);PBS组则采用如上注射方法,每次注射:PBS100μl;(4)动物攻击感染:免疫后8周,各组均以2000个活的原头蚴/每只小鼠攻击感染;(5)脾细胞悬液的制备和血清的收集:小鼠接种疫苗后在0、2、4、6w及攻击感染后在10w、18w、26w分别从眼球采血收集血清并分离脾细胞,每次每组5只;(6)通过ELISA及FCM:①观察免疫后、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IgE、IgG及其亚类的变化规律;②用ConA刺激脾细胞培养后,检测其上清液中IFN-γ、IL-2、IL-4、TNF-α和IL-10的变化水平;③分离脾细胞后,应用FCM检测T细胞CD4+和CD8+亚群的百分比变化;(7)免疫保护力观察:计算免疫保护力。结果(1)经过酶切鉴定,纯化的EgP-29重组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29KDa处见明显表达条带,抗原制备成功;(2)经“SmartSpectTM3000”微量蛋白核酸分析定量重组蛋白EgP-29的浓度为8.3μg/μl ;(3)ICR小鼠接种原头蚴26w后,切开腹腔发现数个大小不等的包囊,说明棘球蚴模型制作成功;(4)实验组(rEgP-29)与对照组(PBS)经统计学检验比较:①rEgP-29组小鼠在抗原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均产生高水平的IgG、IgG1、IgE、IgG3抗体(P<0.01 ),提示IgG、IgG1、IgE、IgG3可能参与保护性的免疫应答机制;②rEgP-29组小鼠在攻击感染后不仅CD4+T细胞增加(P<0.01 ),CD8+T细胞也有轻度增加(P<0.05 ),提示rEgP-29的保护机制不仅有CD4+T细胞的参与,可能也有CD8+T细胞的作用;③rEgP-29组小鼠在攻击感染后产生高水平的IL-2(P<0.05 ),低水平的IL-4和IFN-γ(P<0.05 ),提示该重组抗原以诱导Th1型免疫应答为主的反应;(5)根据Dempster公式计算:rEgP-29抗原免疫ICR小鼠可获得90%的免疫保护力,提示rEgP-29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结论rEgP-29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其保护性免疫机制主要通过诱导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Th1型免疫应答,表明rEgP-29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包虫病候选疫苗。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符号说明  8-11
前言  11-14
实验内容  14-15
一 重组抗原 rEgP-29 的鉴定、表达、纯化、定量  15-21
  1 重组蛋白 rEgP-29 的鉴定、表达、纯化  15-21
  2 重组抗原的定量  21
细粒棘球蚴重组 EgP-29 疫苗免疫小鼠的动态观察  21-52
  (一) 细粒棘球蚴重组 EgP-29 疫苗免疫后小鼠 I gE、I gG 及其亚类的动态观察  21-35
  (二) 细粒棘球蚴重组 EgP-29 疫苗免疫后小鼠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35-41
  (三) 细粒棘球蚴重组 EgP-29 疫苗免疫后小鼠 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41-51
  (四) 细粒棘球蚴重组 EgP-29 疫苗免疫小鼠后 免疫保护力的观察  51-52
三 讨论  52-56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0
文献综述  60-68
  参考文献  66-68
附录  68-76
致谢  76-7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7-78
个人简历  78

相似论文

  1. 抗棘球蚴药物甲苯达唑软胶囊的研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2. 囊型肝包虫病合并胆瘘对其生命周期影响的研究,R532.32
  3. 细粒棘球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免疫保护力观察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R392
  4.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抗原Eg14-3-3免疫保护力及免疫机制的研究,R392
  5. 重组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抗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免疫保护性及其机制研究,R392
  6.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囊壁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R392
  7. 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和重组mMDH的免疫保护性差异机制的研究,R392
  8. 细粒棘球蚴EG95-(C3d)_3重组蛋白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S852.5
  9. 绵羊CTLA-4胞外区对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的免疫佐剂作用,S852.5
  10. 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放射性治疗的试验研究,R681
  11. 阿苯达唑联合手术和单纯手术治疗肝细粒棘球蚴病的系统评价,R657.3
  12. 细粒棘球绦虫EgG1Y162抗原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蛋白表达,R392
  13. 细粒棘球蚴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gERK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功能的初步鉴定,R346
  14.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抗原基因重组疫苗表达、纯化及免疫保护力的研究,R392
  15. 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EgP-29抗原的克隆、表达、免疫保护力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R392
  16. 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免疫学特性鉴定及免疫保护力研究,R392
  17. 细粒棘球蚴EG95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S852.7
  18. 细粒棘球蚴急性感染对小鼠恶性黑色素肿瘤生长的影响,R739.5
  19. 细粒棘球蚴内蒙株核酸疫苗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Q789
  20. 阿苯达唑片剂与乳剂抗包虫病疗效的Meta分析,R65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