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限制
作 者: 王仕荣
导 师: 曾德国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驰名商标 异化 司法认定 反淡化
分类号: D923.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驰名商标因为具有较高的声誉,更加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传统的混淆理论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仅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对商标权人提供保护,他人在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驰名商标的行为,实际上会造成驰名商标弱化或丑化的效果,因此需要扩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以更好的维护商标权人的利益,但是,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也意味着对他人权利的限制。虽然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是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立法的趋势,我国也相继加入了一些国际条约,但是我国并没有真正建立起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我国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仍然寄居于混淆理论之下。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了扩大驰名商标保护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保护具有度的限制,体现了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原则。接下来从现实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驰名商标的各种异化现象,并分析了这些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前提是严格限制驰名商标的认定。最后,从反淡化保护可能造成的利益冲突和我国目前反淡化方面的立法现状来看,我国不宜过多的对驰名商标进行反淡化保护。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6-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1 一、“杏花村”商标异议复审案 11-19 (一) 案情简介 11-12 (二) 案件评析 12-18 1. 驰名商标扩大保护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12-13 2. 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合理性 13-15 3. 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限制 15-18 4. 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限制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的体现 18 (三) 本案引发的思考 18-19 二、我国驰名商标异化的表现形式 19-24 (一) 目的上的异化 19-21 (二) 手段上的异化 21-22 (三) 结果上的异化 22-24 三、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限制 24-31 (一) 认定主体的限制 24-25 (二) 认定原则的限制 25-29 1. 被动认定 25-26 2. 个案认定 26-27 3. 因需认定 27-28 4. 事实认定 28-29 (三) 认定标准的限制 29-31 1. 驰名商标概念的发展过程 29-30 2. 我国驰名商标的概念及认定标准 30-31 四、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应当缓行 31-36 (一) 反淡化保护可能引起的利益冲突 32-33 1. 限制自由竞争 32 2. 损害消费者利益 32 3. 限制公众言论自由 32-33 (二) 反淡化保护应有严格的限制 33-34 1. 驰名商标本身的限制 33 2. 驰名商标权人自我淡化行为的限制 33-34 3. 对抗他人在先权利的限制 34 4. 例外情形的限制 34 (三) 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现状 34-36 1. 司法解释引入反淡化条款 34-35 2. 司法解释的不足之处 35-36 致谢 36-37 参考文献 37
|
相似论文
-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 体育新闻的异化现象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G80-05
-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 弗洛姆幸福观研究,B84-09
- 西方消费文化的社会学审视,C913.3
- 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案例分析,D923.43
- 单位犯罪主体的司法认定,D924.1
- 诈骗罪探究,D924.3
- 贷款诈骗罪的司法认定,D924.3
- 我国刑事立功制度研究,D924.1
-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G201
-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 网络传播中的异化研究,G206
- 低质量竞争的困境与出路,F273.2;F224
- “杂合”理论观照下的《浮生六记》林译本分析,I046
- 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D924.38
- 技术控制思想分析,B089
-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若干问题探究,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知识产权 > 商标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