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气层外自旋稳定拦截器末制导控制研究

作 者: 周新耀
导 师: 王子才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拦截器 自旋 末制导 脉冲发动机 点火算法
分类号: V448.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应对未来空间武器的威胁、适应动能拦截器技术的发展趋向、克服现有动能拦截器结构复杂与成本高的不足,美国从90年代起开始探索研究新一代动能拦截器。这种动能拦截器的突出特点是追求微小型化,比较典型的如“蜂群微型中段拦截器”和“谢弗”拦截器,用多拦截器应对多目标威胁。这种类型拦截器不需要惯性测量装置和姿控系统,而是将多个脉冲发动机沿弹身布置在质心周围,利用弹体自旋,将脉冲发动机旋转到所需的理想位置,产生控制力,实现快速变轨,在此过程中脉冲发动机产生的力矩作为扰动,通过自旋增强系统稳定性。由于脉冲发动机的快速响应,使得拦截器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利用与目标高速接近并直接碰撞产生的巨大动能来完成对目标的摧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一种自旋稳定拦截器的末制导控制问题。首先,在考虑变质量后质心位置变化所产生的扰动力矩对拦截器姿态的干扰,以及弹体自旋运动对脉冲发动机推力方向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自旋稳定拦截器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定义了研究自旋稳定拦截器所需要的坐标系,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坐标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旋稳定拦截器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拦截器的质量变化方程、质心位置变化方程、转动惯量及转动惯量变化率方程、质心动力学方程、绕质心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脉冲发动机等效推力及力矩模型等。其次,建立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导引控制律。通过研究脉冲发动机在不同点火方法下的算法实现,分析了不同点火算法的优势和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文所采用的脉冲点火算法;利用指标函数进行寻优,得出最佳的点火位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脉冲发动机点火算法的实现过程。最后,设计了自旋稳定拦截器制导仿真平台。在仿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仿真平台结构,基于VC++建立了自旋稳定拦截器的制导仿真平台,对拦截器制导过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自旋稳定拦截器的制导方法和脉冲发动机点火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大气层外自旋稳定拦截器末制导控制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引言  10-12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3
  1.3 研究现状  13-16
    1.3.1 微型拦截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3-15
    1.3.2 制导方法的研究现状  15-16
    1.3.3 脉冲发动机点火算法的研究现状  16
  1.4 需要研究的问题  16-17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9
第2章 拦截器末制导控制数学模型  19-36
  2.1 引言  19
  2.2 相关坐标系及坐标转换关系  19-23
    2.2.1 坐标系定义  19-20
    2.2.2 坐标转换关系  20-23
  2.3 自旋稳定拦截器的数学模型  23-34
    2.3.1 拦截器质心动力学模型  23-24
    2.3.2 拦截器绕质心动力学模型  24-25
    2.3.3 拦截器运动学模型  25
    2.3.4 拦截器质量变化及质心位置模型  25-28
    2.3.5 拦截器重力模型  28-29
    2.3.6 拦截器转动惯量及转动惯量变化率模型  29-30
    2.3.7 拦截器脉冲发动机推力及推力力矩模型  30-33
    2.3.8 拦截器弹道倾角及弹道偏角模型  33-34
  2.4 目标运动模型  34-35
  2.5 本章小结  35-36
第3章 拦截器末制导控制方法研究  36-60
  3.1 引言  36
  3.2 脉冲发动机布局设计  36-39
  3.3 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  39-41
  3.4 拦截器视线角及视线角转率模型  41-44
    3.4.1 弹体系下视线角提取  41-42
    3.4.2 视线转率求取  42-44
  3.5 拦截器制导控制律设计  44-46
  3.6 拦截器点火逻辑研究  46-59
    3.6.1 已有的脉冲点火算法分析  47-51
    3.6.2 点火算法设计  51-59
  3.7 本章小结  59-60
第4章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  60-68
  4.1 引言  60
  4.2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  60-67
    4.2.1 滤波参数选取  60-61
    4.2.2 奇数圈脉冲发动机非对称开启  61-65
    4.2.3 奇数圈脉冲发动机对称开启  65-67
  4.3 本章小结  67-68
第5章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68-75
  5.1 引言  68
  5.2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平台设计  68-72
    5.2.1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68-69
    5.2.2 拦截器末制导控制仿真平台的结构设计  69
    5.2.3 拦截器末制导仿真平台设计机理  69-72
  5.3 拦截器制导控制仿真平台的实现  72-74
  5.4 本章小结  74-75
结论  75-76
参考文献  76-8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0-82
致谢  82

相似论文

  1. 深空撞击探测末制导律的设计与分析,V448.2
  2. 末制导段导引控制方法研究,TJ765.3
  3. 末制导性能分析及基于直接侧向力的补偿方法研究,TJ765.3
  4. 磁场作用下自旋链中首尾粒子的纠缠动力学,O413.1
  5. 基于SMP的内存数据库查询处理优化研究,TP311.13
  6. 3.0T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7. 基于锁感知的多处理机VCPU调度系统,TP332
  8.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典型地面目标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9. Ku波段高功率NiZn微波铁氧体材料性能研究及仿真应用,TM277
  10. 高功率低损耗移相器铁氧体材料设计及数据库建立,TM277
  11. 基于脉冲控制的迫弹末段弹道修正方法研究,TJ012
  12. 毫米波末制导雷达DBS成像技术研究,TJ761.14
  13. 自旋锚管技术在软岩隧道支护中的研究与应用,U455.7
  14. 铁基超导材料中的条纹状反铁磁态的自旋波激发,O469
  15. 乏油条件下的自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TH117.2
  16. 自旋捕捉剂修饰及生物学效应研究,R346
  17. Fe_3O_4基异质结的微观结构、磁性和输运性质,TN304.21
  18. 铁磁体/铁磁半导体/铁磁体结构中自旋输运特性研究,O482.54
  19. 铁磁/半导体/铁磁异质结中自旋输运和渡越时间,O482.5
  20. 静电纺丝法制备La_(1-x)Ca_xMnO_3纳米线的磁性研究,O482.5
  21. 海森堡自旋链中的热纠缠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O413.1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天(宇宙航行) > 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 > 制导与控制 > 航天器制导与控制 > 制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